秋日的壺關縣,田地里處處能看到穿梭的拖拉機。“農業機械地里跑,耕種播收鐵牛包,科學種田效益高,秸稈粉碎就地拋,不燒不棄廢變寶,防火降災森林保。”該縣黃山鄉一位老農開心地說。
9月下旬以來,壺關縣農業機械中心未雨綢繆積極組織“三秋”農業生產。一是培訓先行,邀請農技專家對12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社長、駕駛員及其社員70余人進行了為期7天的培訓;二是國慶長假期間,工作人員駕駛農機安全宣傳車、技術服務流動車,深入重點鄉鎮村,走進農家院落和田間地頭,給農機手提供維修服務和作業信息,給農戶講解機械收獲、機械深松整地、機械粉碎秸稈還田等農機化技術。10月1日至20日是玉米收獲高峰期,他們以當地收獲機為主體,以異地農機具為補充,組織調撥88臺玉米收獲機,強力推廣玉米機械收獲技術,深受農戶歡迎。據不完全統計,全縣今年機械收獲玉米超過4萬畝,極大地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縮短了收獲期,有效減少了因天氣不利因素造成的損失。
目前,該縣還掀起了機械深松整地和機械粉碎秸稈還田高潮,每天投入機械深松整地和秸稈粉碎還田作業的各類農機具達300余臺件,預計到11月底將順利完成機械深松整地8.5萬畝和秸稈粉碎還田17萬畝的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