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薊縣蘋果為何知名度不高?專家表示,需要從提升果品質量、實施規?;N植、拓寬銷售渠道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品牌優勢,從根本上解決蘋果滯銷問題,讓特色果品幫助山區百姓致富。
“薊縣蘋果甜脆可口,與它良好的生長環境有關。”縣林業局林果專家李銀研究員說,薊縣林木覆蓋率達到51%,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果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提供了保障。市農科院林果研究所所長王芝學解釋道,薊縣的土壤呈中性偏酸性,比較適合蘋果生長,再加上山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蘋果的含糖量達到1至2度。
“受今年上半年干旱的影響,薊縣蘋果的個頭比往年要小一些,拿到市場上與山東、河北、陜西等地的蘋果相比,不如人家的好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果品的銷售。”王芝學說。薊縣蘋果滯銷也與大環境有關。今年全國多地蘋果豐收,相較往年價格有所下跌。由于價格之低突破了果農的心理預期,很多果農不愿意出售。事實上,市場需求并沒減少,好蘋果同樣好銷,價格還不低,優質蘋果能賣到8元、10元一公斤。
王芝學坦言,薊縣蘋果在種植管理、營銷及品牌創建上確實需要改進。目前,薊縣蘋果的種植管理仍比較粗放,基本是果農自產自銷,沒有形成規?;?、標準化種植,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建議應把果品產業與山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結合起來,實施休閑觀光采摘農業,讓果品產業成為旅游業的一部分而共同發展。
“比如,蘋果樹下鋪反光膜能增加光照,給蘋果增色,但全縣蘋果產區在地上鋪反光膜的點不到1/3。另外,一些果園的果樹已經老化,但果農不嫁接更新導致果品質量下降。”縣林業局高級農藝師王會文說,不單是蘋果,薊縣還有柿子、核桃、板栗等農特產品,僅靠農民自產自銷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政府部門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從分散、無序的傳統農業向規?;?、標準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他還建議,應借鑒陜西、山東等地蘋果產業強省的好做法、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