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車間,總經理王濤一邊帶路參觀種植園,一邊講解昔陽縣四通潤農菌業有限公司的情況,“趙壁川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8℃左右,有效積溫2900-3000℃,無霜期120天,光熱資源優越,在這里種植雙孢菇呀,優勢得天獨厚。”
在王濤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昔陽縣四通潤農菌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專門經營雙孢菇種植、菌種培育、產品經銷以及相關產業的專業化企業。公司建有13200平方米的雙孢菇標準化種植園區、6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種培育基地、9000平方米的雙孢菇交易市場、200平方米的冷藏庫,日產7噸冰塊的制冰廠,年產100萬只雙孢菇專用周轉筐的制造廠。2013年被評為“晉中市現代化農業產業龍頭企業”,2014年被國標委評為“第八批雙孢菇栽培綜合標準化示范區”。
拒介紹,該公司的雙孢菇種植示范園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他們按照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利用當地廢棄農作物秸稈和家禽家畜糞便混合發酵為蘑菇生長基肥,通過智能化模擬雙孢菇生長所需溫度、濕度,縮短種植周期,提高雙孢菇產量和質量,變廢為寶,在管理上以產業集群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完善和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換代,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業“雙增”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針對部分種植戶引進的菌種菌種退化,病毒、雜菌感染率高、生物轉化率低,加上菌種混雜、有害突變的發生,雜交菌種的雙親核比例失調,出現長勢差、出菇遲、產量和商品率偏低、質量較差等問題,該公司建成了全自動無菌化生產車間,引進智能化流水培育技術,年培育雙孢菇菌種200萬袋(瓶),菌種成活率可達95%以上,是華北地區最先進的食用菌菌種培育基地。
根據雙孢菇集中上市、保鮮期短、種植戶分散、交通不便、收購點設施簡陋、環境較差、生鮮雙孢菇極易產生二次污染等情況,公司建起了昔陽縣雙孢菇交易集配市場,配備冷藏庫、雙孢菇初加工車間和專業運輸車輛,與全國農產品信息網聯網,為客商和農戶搭建公平、公開、公正的交易平臺,及時向全國各地超市及農產品集貿市場配送生鮮雙孢菇,年交易量達7000余噸。
為了帶動全縣雙孢菇產業發展,該公司與全縣90%以上的雙孢菇種植戶和專業合作社簽訂了菌苗供應、產品包銷的購銷合同,下派6名專業技術員對全縣種植戶進行巡回指導,形成公司與農戶捆綁經營的管理模式,確保廣大農民科學管理,規范種植,豐產豐收。
在公司的扶持和幫助下,2014年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02萬平方米,共產雙孢菇15000噸,產值1.4億元,農民人均增收640元,從事雙孢菇種植的專業戶戶均增收1.2萬元。多年來,昔陽縣已形成了“公司+農戶+基地+物流”共同抵御風險、利益共享的聯合體,達到了公司與農戶雙贏,推動了全縣雙孢菇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