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從十來名員工、50平方米辦公室的艱苦條件下起步,在發展中,企業堅持自主研發,結合中醫藥、微生物制劑等研發提升獸藥的藥效和安全度,目前已成為擁有超過200多項發明專利的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并帶動同行資源共享,打響了天津的獸藥品牌。
走進生機集團的實驗室,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濃重的中藥味兒。中藥獸藥技術工程中心總經理郭群指著研發人員正在進行的檢測,解釋道:“她正在做我們現在給蛋種雞上面的一個中藥,治療蛋雞、種雞在產蛋期間的產蛋量下降,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個新獸藥,他們正在做質量標準的檢測。”
從企業創立之初,生機集團就看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堅定了利用微生物和中醫藥技術的研發路線,提升藥效同時,降低對生物和人體的毒害。如今,單單柴葛解雞顆粒這一種藥物的年銷售額就超過千萬元。郭群介紹:“中醫有它的治未病的優勢,而且對于養殖業來講,有群防群治的特點。就用預防量就行了,疾病嚴重的話,就加量使用,在這個過程中就完全可以不用化學藥品,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個比較好的體現。”
據國家農業部網站統計,從1987年到2014年全國審批的新獸藥證書68個,生機集團憑借自主研發就拿到了4個。可作為高門檻、高起點、高投入的生物醫藥產業,動輒十幾萬乃至上百萬的設備、要求嚴苛的各類實驗室,對于最初投資只有100萬、十幾名員工的中小企業而言,每筆開支都是巨大負擔。研發人員劉曉文回憶道:“2005年的時候當時我們想研究新藥,但是需要用到元素分析儀這樣一個儀器,當時也就大學、研究所才會有這樣的儀器,經過篩選選了一個南大,用人家的儀器。當時路途也比較遠,有問題還得問一些專家,這個過程挺艱辛的。”
生機集團在2010年搬到高新區內的新廠房后,就建設了孵化器,并添置了多臺行業通用的共性設備,免費或低價為中小企業服務,截至目前有60多家生物醫藥類企業在這里聚集。郭群說:“我們樓下有一個企業,他也在做黃芪的提取物這個藥材,我們就跟他一起找是藥材的原因還是做的過程中,大家在這個平臺上交流、共享,對我們來講也是有利的,在天津把中獸藥的牌子打出去。”
下一步,生機集團還將進行新產品生物等效性的研究,努力縮短與國外產品的差距,提高中國獸藥的行業競爭力。郭群介紹:“因為2000家企業如果1500家企業都有這個產品的話,最后的結局那就是價格戰了。但是你如果通過改進工藝的研究,增加在體內的吸收,延長它的代謝、制劑工藝的改變,來提高產品本身的療效,在市場上就有競爭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