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橘子大量上市的季節,對于喜歡吃橘子的人們來說,一定要當心了,因為過量吃橘子,易患橘黃癥。
橘黃癥,就是高胡蘿卜素血癥,是一種因血液內胡蘿卜素含量過高引起的皮膚黃染癥。個別人群大量一次性地食用胡蘿卜素含量豐富的食品,如胡蘿卜、橘子、紅薯、番茄、芒果、南瓜、黃花菜及菠菜等易引起的皮膚發黃。
橘子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太多或連續攝入過多,肝臟不能及時將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血液中的胡蘿卜素含量驟增,在皮膚角質層和黏膜部位沉積,使皮膚發黃,這就是橘黃癥。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吃橘子過多都會得橘黃癥。人體消化胡蘿卜素酶,需要一種特定的酶。只有那些身體中缺少消化分解胡蘿卜素的特定酶的人群才易得橘黃癥。缺少這種酶的人,大都是遺傳因素影響的,且發生概率較小。患病人群沒有年齡、性別、職業等特點。兒童、青年、老人只要缺少這種酶,基本都有可能得橘黃癥。有些人缺少的這種代謝酶比較嚴重,才會更容易發病。
橘黃癥與肝病最大的區別是眼睛鞏膜(眼白)處沒有黃染。皮膚黃染主要見于鼻子周圍、手掌和足底。尿液也無黃染現象,化驗顯示血清膽紅素含量正常,肝功能也正常。
橘黃癥也無需任何治療,除暫時不吃柑橘類水果外,還應限制攝入其它含胡蘿卜素豐富的食物,多喝水,通常1個月左右,面部、手掌和足底的皮膚黃染現象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