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南川區南平鎮玉龍村的鮮臘容養雞場里看到,蛋雞在歡快地吃食,雞籠下的收蛋架上,剛產下的一個個白色的雞蛋散落在架子上,十分壯觀。
年產值50萬元
走進雞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雞籠,雞籠里站立著一只只白色的蛋雞,看上去煞是可愛,產下的雞蛋正被工人們裝箱運走。
“今年夏天,雞蛋的市場價格不錯,價格達到5元/斤。”鮮臘容說,她和丈夫常年在外務工,2008年,回家發現有村民在養殖蛋雞,覺得是一個不錯的致富門路。于是,回家創辦了這家養雞場。
目前,養殖場有存欄蛋雞1萬只,日可產蛋的雞有4500只,雞蛋主要賣進超市和土特產專賣店里,一年年產值在50萬元以上。
減少飼料浪費
鮮臘容說:“飼料在養蛋雞的成本中占百分之六七十,因此,蛋雞養殖要增收,‘節本增效’是關鍵,其中‘節本’尤其重要。”
鮮臘容告訴筆者,隨著養殖規模擴大,節約飼料開支、減少飼料浪費,對于維持養雞場運轉尤為重要。在保住蛋雞健康的基礎上,可以從備料、配料、換料等三個方面來節省飼料。
現在,她已經探索出一整套有特色的以省飼料為主的成本節約方法。如將秋季打的谷糠、高粱糠、玉米芯等各種糧食秕殼或各種藤蔓收集起來,再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后,添加豆餅、魚粉、骨粉、微量元素和各種氨基酸等添加劑,制成各種品種的粗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