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開元食用菌種植助推農民增收

       日期:2015-12-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574    評論:0    

      甘肅省文縣開元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地處甘、川、陜三省交匯的文縣中廟鄉余家灣村,于2013年11月成立,注冊資金300萬元。合作社有社員7名,技術員6名,聘請2名食用菌高級農技師為專家顧問,是一家集食用菌科技示范栽培、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

      近年來,合作社依托當地豐富的林業資源,充分利用間伐闊葉林木,大力發展以冬菇、椴木香菇、椴木木耳為主的有機食用菌種植,通過“合作社+基地+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120戶,建成棚栽香菇、木耳有機食用菌示范園65畝,注冊“平臺山”牌商標1個。2015年,合作社新栽香菇42萬袋、木耳2萬根,采摘鮮香菇40萬斤、加工干木耳1500公斤,總產值達到265萬元。合作社成員人均增收5000余元。同時,帶動中寨鎮花莊壩村、城關鎮景家壩村發展羊肚菌50畝,劉家坪、范壩、碧口等鄉鎮發展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110余畝。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為確保示范點建設順利進行,成立由農牧局局長任組長,分管蔬菜產業副局長任副組長,中廟鄉鄉長、蔬菜中心主任、開元食用菌理事長為成員的文縣中廟鄉余家灣開元食用菌示范點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產業整體規劃、資金協調等相關事務。

      二、注冊產品商標,進行品牌化銷售。在加大食用菌種植基地規模的基礎上,指導合作社支持走“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道路。通過注冊“平臺山”牌商標,對食用菌產品進行分級處理,一類產品包裝后進超市或電商銷售,二類商品批發進入菜市場。

      三、規范操作程序,提升產品質量。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食用菌無公害生產操作規程,進行標準化種植,特別在配料、滅菌、接種等環節嚴格按規范操作程序,確保了食用菌產品外形美觀,產品質量安全。

      四、爭取資金扶持,擴大規模。為扶持該示范點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縣蔬菜中心幫建鋼架大棚30余畝,協調產業扶持貸款30萬元。

      五、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規范操作。在示范點建設中長期固定2名有實踐經驗的科技特派員蹲點指導,不斷加強示范點建設的技術指導,增加示范點建設的科技含量,保證種得下,管得好。

      六、依托項目,強化科技培訓。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舉辦以食用菌栽培技術為主的培訓班15期,培訓技術骨干250人(次)。為食用菌增產、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