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茶產業作為云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產業,遇到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利用好“互聯網+”,做好、做強、做優云茶產業?日前,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云南)論壇暨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年會在昆明舉行,專家學者們紛紛為云茶產業發展共謀出路。
普洱茶銷售要重視普通消費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告訴記者,云南茶產業的發展與整個中國經濟形勢密不可分,看準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對于茶產業發展意義重大。“中國經濟仍處在增長階段轉換期。今年以來增長下行壓力加大,中高速增長的‘底’還沒探明,也就是中高速增長的均衡點還沒找到。”劉世錦認為,當出口、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高投資產業觸底,有色金屬、煤炭、鋼鐵等產業減產能到位,新興產業成為新增長動力,便可順利完成中國經濟“轉型再平衡”。
對于中國茶產業發展形勢,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表示,目前,茶葉市場信心穩定增長,以云南所產的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和紅茶銷量增長迅猛。他指出,在當前的茶葉市場,消費者變得更聰明、更難于打動。對于云南普洱茶銷售而言,不但要盯準普洱茶愛好者、收藏者,還要重視普通大眾消費者。王慶認為,與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相比,茶產業增長依然較為理想,預計未來銷量將以每年6~10%的幅度增長。
云茶應將品質優勢變品牌優勢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部高級專家劉仲華也表示,今年以來,全國茶葉產量持續上升,茶園面積增速放緩,高端茶下滑速度放緩,茶葉均價繼續下降,茶葉生產成本剛性增長,黑茶、白茶、紅茶繼續逆勢增長。
茶產業發展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呢?“目前,茶產業存在幾個突出矛盾。”劉仲華說,具體而言,茶葉生產成本日益上升與均價逐步滑落,茶葉產量增長與市場消費增長不同步,茶葉質量安全隱患與消費者的過分誤讀,傳統營銷渠道瓶頸與電商發展面臨困惑,茶葉出口增長受阻與國內市場消費疲軟。對于云南茶產業發展而言,他建議,云南茶葉應當確定提質升級方向,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品質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規模優勢轉變為效益優勢,文化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