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定陶縣冉固鎮康莊村養雞場里,養殖戶康欽虎笑容滿面,心情大好。原來,他今年養殖的3個大棚1.2萬只紅公雞正趕上中秋節銷售旺季,創下了歷年來的好收成。
據了解,康欽虎從事家禽養殖已有5年多時間。俗話說,養殖路上磨難多,2010年,因為當時沒有技術,不懂雞病防治知識,養的一棚4000多只雞苗因一場雞瘟病,不到4天時間死得就不到1000只了。“當時我們一家4口人,把死雞全部埋在用生石灰滅菌的大坑里,一下子虧了十余萬元!”康欽虎說。
從那以后,康欽虎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養殖技術,他買來大量的養殖書籍,勤奮鉆研,并不斷用成功人士的案例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才能東山再起。后來懂得了養殖重點是防疫,雞場衛生非常重要,每三天就要進行一次消毒,每月用生石灰對場地、圈舍再消殺滅菌。掌握了防疫技術,在以后的發展中都很順利,養殖規模也由原來的1個棚4000只雞發展到了3個棚1.2萬只雞,現在發展的主要品種有大紅公雞、菜雞、蘆花雞、烏雞等。
“現在群眾對于食品安全要求越來越高,而我飼養的雞可以稱得上是綠色環保雞。”康欽虎說,由于他養殖的大紅公雞主要飼喂以小麥、玉米、青菜為主料的自配飼料,保證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豐富,從而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來自巨野、單縣、青島、泗水等地的客戶都到他這里來購買品種雞。
銷路這么廣,利潤怎么樣呢?空閑時,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養殖的紅公雞,一年可出欄三茬,市場價格均在每公斤18元,這樣,每年就可收入60多萬元,除去每個棚10萬元的投資,每年純利潤可達到30萬元。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在康莊村,像康欽虎這樣的養殖戶已有40余家,幾乎家家都養上了紅公雞。今年2月份,村里還新成立了合作社。“由起初自己單干到成立合作社,為的是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這樣不僅提高了知名度,回頭客也多,往往都是這次成交了,下次的訂單又預訂上了。”康欽虎高興地說。
這真是,把握住了“雞遇”,就踏上了致富路啊。
信息來源:菏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