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濱海新區沙井子三村的6000平方米太空蔬菜基地,以蔬菜品種全、科技含量高、集觀賞與游玩一體而聞名。太空蔬菜基地自建立以來,運用科技種田,帶動了周邊農戶設施農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戶的收入。
走進太空蔬菜基地溫室大棚,映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蔬菜和花草,令人心情舒暢。在蔬菜展示區,記者看到四五十種蔬菜格外茂盛。而半空中,相隔不遠就垂下一塊黃色的板子。技術員楊淑會介紹說:“這是粘蟲板,不打藥,上面飛的蟲子可以粘上,黃嘛就往上飛。保證無公害不打藥不抹藥,為何西紅柿好吃啊?外邊一般是抹藥催紅的,這個自然紅,嘗著好吃,再回來,凈是回頭客。”
冬季氣溫低,溫室大棚面積大,這就給管理帶來了不小的難度。農戶齊云說:“注意菜的溫度,溫度要達到了,如不注意都不長。管理這塊要弄好了,不能太潮了,不能有災,一般有飛蟲子,我們掛黃蟲板就管事,茄子什么都不打藥,黃蟲板就管事了,什么也沒有。”
穿過一個個蔬菜區,我們尋找最受游客歡迎的蔬菜品種。那么哪些品種最受歡迎呢?楊淑會說:“西紅柿黃瓜,不打藥不抹藥,有歡迎,凈點回頭顧,摘了好吃回來還來,供不應求。有時來了沒有還不樂意。”
據介紹,這個村以太空蔬菜基地為先導,在做好示范引領的同時,注重打造一個全新的濱海生態園,使之成為一個集觀光采摘、休閑垂釣、旅游度假為一體,生產經營相結合的旅游專業村。目前,濱海生態園已基本形成四個旅游區,即四季蔬果采摘區、鄉村休閑垂釣區、現代農業體驗區和河濱生態景觀區。村黨總支書記高仰林說:“目前咱們這個太空蔬菜基地通過兩年的經營,社會效益能拉動周邊乃至異地的游客,到咱們這四季田園來,觀光旅游。通過發展,提升了知名度,同時老百姓各戶種植的瓜果蔬菜都由游客來采摘,用不著去出售去,尤其節假日游客非常多,平均達到上千人。”
按照村委會規劃的總體要求,濱海生態園將采取分步實施的辦法,制定并細化近中遠期建設目標。今年園區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新建1.8公里的園區道路,對200畝的蘋果園進行改造,種植紅果、柿子、石榴、核桃、杏梅等果樹。同時完成垂釣園、農家院、游客接待中心建設,使其具備一定的接待能力,展現田野四季不同的風光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