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進口收緊 國內玉米出頭可待

       日期:2016-03-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3    評論:0    
      觀察近期國際飼糧進口統計,烏克蘭玉米進口自2015年10月未有新數據之外,老撾、俄羅斯玉米進口比例連續占大頭,緬甸和美國玉米也持續輸入中。同時,國家質檢總局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國相關官方主管部門簽署議定書,公告自2016年1月26日起允許符合我國進口檢驗檢疫要求的俄羅斯小麥、大豆、玉米、水稻等輸往中國。轉基因風波后的美玉米“獨霸”進口情形已被多元進口國現狀所代替。
     
      而且,在2014/2015年度中國進口玉米、高粱、大麥、木薯干等飼用原料累計3500萬噸總量中,進口玉米占比16%、高粱占比29%、大麥占比28%,其中玉米、高粱、大麥進口量同比增速分別為69%、144%、102%。因為退運事件和低價替代谷物優勢明顯,進口飼用原料的品種多樣性也逐步打開。
     
      一方面,國際低價飼用原料的大量流入沖抵了部分加工企業采購成本高企問題;另一方面,除截止目前2015年新產東北收儲的8300多萬噸、2014年產東北收儲總量8328萬噸玉米之外,2012年和2013年產臨儲拍賣剩余及各地區國儲庫存超期 或陳化糧總量預計8000萬噸左右,龐大的國內庫存已然對國家財政、各地庫存帶來巨大壓力。而適當調整進口規模,可以引導企業對國內糧源的消耗,最終實現超大庫存的有序釋放。
     
      實際上從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自2015年9月1日起對大麥、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實行自動進口許可管理的公告開始,市場已嗅到了政策層面加緊關于玉米替代谷物進口調控的苗頭。最新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月中國進口玉米總量7986.25噸,同比降98.6%,環比降94%,形成近5年同期進口玉米數據的歷史最低值。
     
      2016年1月中國進口大麥36萬噸,同比降59%,環比降21%;1月中國高粱進口92.4萬噸,雖然同比增26%,但環比增幅卻有所放緩。國內玉米巨量超期糧甚至陳化糧到了必須釋放的節點,而為了不過度打壓國內現貨市場以及提升國內糧源消耗速率,政策層面收緊飼糧進口為大勢所趨。預計今年4月份之后進口飼糧端口收縮將進一步趨緊,全年進口原料下降幅度或達30%或以上規模,國內玉米重占江山指日可待。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