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靜海區沿莊鎮大黃洼村調整種植結構,合理運用政府冷棚補貼政策,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農民收入。
在大黃洼村盛林農作物種植合作社新建的冷棚里,一畦畦的黃瓜苗長勢良好,村民張衛峰正在指導大家為瓜苗搭架、綁蔓兒。張衛峰說:“種的黃瓜,別的也有,綠甜瓜嘛的都有,怎么也比種大田強。種大田不如種棚收入高。”
盛林農作物種植合作社以前專門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合作社里許多人沒種過棚菜。建棚之前他們特意請有種植棚菜經驗的同村村民張衛峰加盟,讓這個土專家在技術上指導大家。
沿莊鎮是靜海區的農業大鎮,農業種植品種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農民收益偏低。去年靜海區政府出臺了扶持都市型農業發展的補貼政策,鎮政府積極支持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設施農業。
沿莊鎮農業辦公室副主任姚樹行說:“區里8號文下來以后,群眾種棚的積極性很高,我們找農戶積極引導,然后給他們報項目爭取資金扶持。”
在好政策支持下,種慣了大田作物的鄉親們開始由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轉型。去年入冬前盛林合作社新建了120畝竹木結構的冷棚。有了政策補貼,農民們每畝地只要投入1000多元就能建冷棚了。盛林農作物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趙慶林說:“咱支(建)這棚,政府給竹木的一畝地補貼5000元。有這好政策改的種這個(棚菜),要沒這政策還改不了。”
針對種植戶缺乏設施農業種植經驗的問題,沿莊鎮農業辦公室副主任姚樹行說,今后他們會聯系區農口部門的技術人員加強對種植戶的指導,在栽培、管理等方面給他們提供幫助:“鎮上非常重視,跟農業局多聯系積極爭取給解決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