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部落回歸自然反哺鄉村行動來到興義市七舍鎮革上村走訪,之所以到這里走訪,是因為聽說在黔西南萬峰之巔有一個古茶樹群,車子一直在沿著山腰反復拐彎中爬坡,這里屬于低緯度高海拔地區,七舍鎮屬于黔西南海拔最高的地方了,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最高峰達到2207.5米。從山頂的白龍寺俯瞰萬峰林,一覽眾山小。
七舍這個名字由來,聽村里老人講,在明朝洪武年間,這里最早搬來謝、朱、鄧、嚴、郭、劉、王7大漢族姓氏。因為建有七棟房子,所以當地土著居民便把漢族定居的地方稱為“七舍”。
這里沒有任何工業化工廠,全鎮也沒有任何工礦污染,村民種植茶葉的茶園都遠離城鎮,處于沒有污染、空氣清新、土地肥沃、溫度適宜、云霧繚繞的環境,有“雨天云貼地,晴天霧罩日”之說,非常適合種植優質有機茶葉。七舍白龍山山脈區域土壤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昆明)檢測,土壤符合有機茶種植要求,現正申報該地為有機土地。
據村民講,這里原來很多茶園,但是因為沒有品牌,沒有銷路很多茶園已經荒蕪,只是這幾年七舍茶才逐漸有了一些銷路。上世紀70年代,曾有20000多畝茶園,目前才有1000多畝。現在村里有能力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就剩下老人和孩子,很多土地已經撂荒。
當問起來村里的古茶樹,村民講,古茶樹有很多,現在掛牌的有155棵,實際上還有很多,差不多有4、5百株,原來都根本沒把這些古茶樹當成珍貴的東西,春天誰想喝茶了,就到古樹上摘點新芽,手工做一點茶葉自用,后來政府請了一些專家做了考察認定后,這些茶樹才成了寶貝。村里有個小伙子大家都叫他“四哥”,在做這方面的事,在村民的帶領下找到了“四哥”。
這些古茶樹都是屬于村民個人的,“四哥”家里就有幾十顆,“四哥”是返鄉大學生,他覺得家鄉太貧窮了,這些古茶樹都是寶貝,而且家鄉的土壤環境特別適合種茶,可以通過種茶帶領鄉親們致富。
古茶樹像一個歲月的老人,用一顆靜心,觀看清涼世界的浮沉人生,寧靜從容,不去驚擾世人的生活,只是春日發一些新芽,讓世人沏一壺靜心茶,與歲月共老。
這些古茶樹每年也就能產100多斤茶,“四哥”修剪古茶樹的枝椏用扦插的方法引種古茶樹,也把龍井優秀品種引種過來,種植出有機茶,但是做茶葉沒有品牌太難做了,只能低價批發給杭州一些茶商,村民們只能賺點辛苦錢。
“四哥”說,他要守護住這些古茶樹,最大樹齡都一千多年了,這些古茶樹都是有靈的,他要通過種茶帶領鄉親們致富,盡管現在遇到銷售困難,但是不怕,茶樹神會保佑他,會派人過來幫他,一起努力,讓鄉親們過上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