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鐵螞蚱’,不光在樹底下干活靈活,還省人工費、機械費!”3月15日,高青縣高城鎮東張村牧康核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良午指著一輛正在核桃園里“蹦噠”著耕地的一個小巧智能的機械農具說。
“核桃樹樹冠低,耕作是難題。我從兩年前就琢磨著買臺農機具解決我的核桃園耕作難題,一直買不到。咱縣里的農機制造專家李華為我解了難題。”據張良午介紹,李華設計制造的這臺機械與其他小型農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小巧、低矮,非常適宜在桃園、核桃園等樹冠低矮用的果園及大棚里作業。“它的傳送帶是皮履帶,皮履帶對土壤好,磨損程度低還耐用,就花2.5萬元買了這個機械。”張良午說,它在田間耕作的時候,類似蹦噠蹦噠跳的螞蚱,人們給它起了個奇怪的名字——“鐵螞蚱”。
牧康專業合作社種植核桃已有近3年的歷史,共種植核桃近600畝。其核桃園內種植的是有機核桃,采取自然生態種植法,不能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和化肥等,而現在人工費用逐年增加,這個智能果園機的購進確實為合作社解了燃眉之急。
“隨著核桃樹越長越大,大型農來機械根本進不去,如果全部用人工來管理,每畝的人工費用達300—400元,效率低,成本高。‘鐵螞蚱’一個人就可以操控,一畝地的費用在只有幾元左右,一天能夠耕作近百畝,比人工效率高出幾十倍。”張良午深有感觸的說,種植要掙錢也要省錢,一定要利用先進的農機裝備。這樣節約下來的成本換過來可就是利潤??!
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響,這個80公分高的“鐵螞蚱”正靈巧地對核桃園的土壤進行開溝、松土,使地表上的生物有機肥、表土和深土混合,有效改進了土壤,增進了地力。同時還能完成除草、追肥等多項農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