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鎮縣堅持把設施蔬菜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種植的無公害蔬菜不僅規模大、品種優,而且以其獨有的區位優勢和品牌效應,遠銷省內外大中城市。其中,每年萬噸蔬菜供應北京17家直銷店。國慶前夕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縣已建成無公害蔬菜大棚2.3萬棟,設施總面積近2.1萬畝;1.1萬農戶直接參與了設施蔬菜的生產經營,1300戶間接在產業鏈上受益。
天鎮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被國家列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實施“政府支持、公司和合作社搭臺經營、農民唱戲”的產業扶貧新模式,設施蔬菜園區數量迅速增加、規模和質量不斷擴大提升,參與蔬菜產業的農民收入顯著增加、脫貧步伐明顯加快。據記者了解,項目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900元。
集中連片發展,打造精品工程。該縣按照“打造一村一品、實現一縣一業、依靠產業脫貧”的大扶貧理念,整合涉農資金,發放貼息貸款、加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將耕地集中使用等措施,有效激發了農民發展設施蔬菜的積極性。今年全縣新建蔬菜大棚4019棟,其中日光溫室661棟;脫水蔬菜加工企業新上馬3條生產線。
強化服務,確保棚菜產業穩步發展。該縣采用集中培訓、分戶指導、資料宣傳、放映科教片、聘請專家講解等形式,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技培訓,大大提高了廣大農戶的種植和管理水平,增加了棚菜的種植效益。統計顯示,全縣先后舉辦培訓班123期,培訓菜農8500人次;為保證蔬菜質量,該縣從品種選擇、肥料農藥使用、產品儲運、冷鏈物流等各個具體環節抓起,將《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印發給每戶菜農,并對堅持無公害蔬菜生產經營的2個企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在產銷銜接上,借助農超對接,積極培育蔬菜品牌。與北京東城區結成友好同盟,把優質綠色有機蔬菜直接供應到北京市17家直銷店,每年可推銷蔬菜1萬多噸,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運營成本;建起7個蔬菜批發市場,并配備產地報送、產地質量安全檢測系統等現代農產品流通的硬件設施,有效保障了廣大菜農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