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扎賚特旗音德爾鎮草原傳福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暨高附加值食用菌產業精準扶貧啟動儀式舉行。
草原傳福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旭首先作了公司發展情況的匯報,然后帶領大家觀看了蘑菇貯藏庫、蘑菇菌種的生產車間、靈芝生產車間、蘑菇種植基地等。
2015年3月張旭回鄉,通過對當地資源情況調查,他發現食用菌生產的發展前景較好,而且開發食用菌生產項目是低投入、高回報、利生態、促就業的好項目,對當地發展有很多好處。于是,他利用自己所學的蘑菇種植技術,生產菌種,2015年在五家戶地區和中心林場共試種30畝取得成功。
種植蘑菇還會帶來很多社會效益:一是有效解決秸稈野外焚燒問題。(種植食用菌所需養料皆為秸稈玉米芯等廢棄物、每畝需投用5噸基料)二是利用林地種植蘑菇、充分解決了林下閑置空地問題、符合發展林下經濟。三是今年他還發展了玉米地套種蘑菇的種植模式,這種模式對改良黑土地,營養黑土地,消除土地板結起到生態方式保護黑土地的作用,同時還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四是蘑菇生產加工過程中在制作菌棒裝袋和采收回來的蘑菇削根都需要大量人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充分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
看到種植蘑菇有這么多收益,2015年11月,張旭和對這項事業有信心的伙伴一起注冊成立扎賚特旗草原傳福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200萬元。2016年又注冊為內蒙古草原傳福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草原傳福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主營赤松茸和靈芝。張旭在研究蘑菇種植同時還專研靈芝種植技術,相信不久的將來,靈芝也會大量生產。
2016年,草原傳福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蘑菇規范化種植達到272畝。種植模式采用林地種植、玉米地套種、農戶庭院種植、大棚種植四種模式。產品銷售已達北京、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通遼、烏蘭浩特及扎賚特旗等地,國外主要銷售到及韓國等。產品生產和加工采用公司+農戶的合作種植模式,形成“產供銷”聯合訂單鏈條。
張旭談到對未來的發展規劃時表示,希望2017年達到產業化種植1000畝,2018年達到2000畝。公司團隊堅信以內蒙古為核心,草原上的蘑菇一定會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