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近日透露,國內首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通過專家鑒定。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榮駿、劉經南、陳學庚等10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面向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需求,項目立項正確及時、創新性強,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北斗/GNSS高精度定位與低成本MEMS傳感器融合技術實現快速入線居于國際領先。產品已實現批量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據了解,“慧農”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從核心部件、軟件算法到應用顯控均實現了完全的自主研發,可以服務于不同需求的用戶及國內拖拉機廠,更加符合國內耕種作業現狀,填補了國內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的空白,推動國內精準農業的應用深度。
鑒定委員會對項目的研制背景、主要技術指標、產品技術途徑、核心技術、創新點和應用推廣等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質詢,一致認為該系統項目采用以北斗為主線的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北斗為主的GNSS定位定向和MEMS傳感器融合的導航自動駕駛系統;采用前向、停止、后向連續自動駕駛技術,實現了連續控制,小于15米快速入線(快速倒車入線小于10米);使用分段線性化技術,在保證精度情況下,首次實現極簡化校車流程;開發了適合于多種應用場景的算法模型,實現了對角線作業模式在農業自動駕駛系統上的首個應用。項目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成果已實現產品產業化,并實現批量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經過實地測試和用戶檢驗,證明適合于不同農作物、多種復雜土壤條件下的農機作業應用。
在此前由中國農大、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等專家組成的測試組在新疆作業現場實際測試的結果表明,“慧農”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作業直線精度達到2.5厘米,交接行精度2.5厘米,中途停車起步無起步彎,倒車入線距離小于10米,實際性能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經初步統計,該系統可使農機的管理調度效率提高30%以上,農作物產量提高約5%、燃油消耗節約10%。在大大提高農機作業效率的同時,保證耕地、播種、噴灑和收割等農田重復作業的厘米級精度,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減少環境污染、增加單位產量,為農戶帶來了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