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有機茶這樣長成

       日期:2016-06-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4    評論:0    

    舌尖上的安全人人關心。農產品安全與否,關鍵在種養過程。怎樣的種養模式才安全,有哪些關鍵環節?近日,省農業廳果茶辦和省植保總站舉辦全省茶葉綠色生產模式觀摩活動,來自全國各地280余人齊聚保康縣考察交流。

      種養結合生態控制全程有機化管理

      當日,觀摩者坐車趕往官山茶場,汽車在山中盤旋,山中古木參天,遮天蔽日,鳥叫蟲鳴不絕于耳。突然,一片郁郁蔥蔥的茶園呈現眼前,參觀人員紛紛驚嘆這里的環境美。

      保康縣茶葉辦主任呂戩介紹:“官山茶場坐落于官山森林公園內,官山森林公園面積6000余畝,森林覆蓋率為97.1%,這里動植物物種十分豐富,能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生產的茶葉真正純天然、無污染。”

      近年來,保康縣委縣政府精心打造“中國有機谷”,始終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茶葉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先后投入5億多元,治理水土流失,優化茶園生態,建設適合生態茶園發展的大環境。

      “官山茶場有機融入大森林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調控和平衡作用,有效阻隔了病蟲害傳播,提升了茶葉品質。”省荊山錦茶業公司董事長呂先奎接過話頭。“堅持每年松土施用兩次有機肥、四次人工除草,堅持定期合理修剪,堅持適當控制人為活動。”呂先奎介紹,為實現茶葉綠色生產,公司還堅持趕羊放雞入園控制雜草,以養促管,實現生態良性循環。

      如今,官山茶場已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控制為主、農業綜合措施為輔,種養結合、全程有機化管理”的有機茶生產之路,產品連續18年達到有機產品質量標準。

      不遠處的荊山錦羅仕溝茶場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排列整齊的黃色粘蟲板格外顯眼,還有現代化的生物測報燈、吸入式誘蟲燈等。

      “看,這就是綠色防控的效果。茶園里能看到廣泛分布的細密蜘蛛網,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好。這里生產的茶,可以放心喝!”省植保總站推廣研究員羅漢鋼介紹。

      在羅仕溝茶場管理中心,茶園綠色農資專柜里,整齊擺放著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管理人員說,公司每年春秋兩季對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堅持在專家指導下安全、科學、合理用藥、用肥,確保實現綠色防控目標。

      推廣綠色生產模式提升茶葉國際競爭力

      10多年前,杭州中農質量認證中心研究員張優到保康茶園考察認證。他曾說,保康的有機茶,就是安全放心茶的代名詞。

      消費者放心,茶農效益立顯。呂先奎介紹,經有機認證的茶園,畝均效益近6000元,遠遠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推廣茶葉綠色生產模式,是茶產業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舉措,也是產業轉型升級和扶貧攻堅的有效選擇。”省果茶辦推廣研究員、省茶產業技術體系推廣首席專家宗慶波介紹,目前我省只有71.4%的茶園投產,投產茶園畝均產值不過3800元,談不上高效,還有139萬畝茶將陸續投產;全國尚有近1000萬畝茶園即將開園采摘,未來國內茶產業競爭將十分激烈。而人工采茶、修剪、耕作、施肥、噴藥等投入,約占生產成本60%以上,隨著城市化、老年化進程加速,急需推廣茶園減肥減藥技術與新機制新模式。

      去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啟動茶葉綠色生產模式示范項目,作為我省主推技術,17個茶葉主產縣被列入省級財政專項給予支持。示范區內大面積減肥減藥,禁用化學農藥、化肥,以實現節本增效,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力爭到2020年,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實現全覆蓋,茶葉總產值增加50%以上。”宗慶波信心滿滿:“讓更多的茶葉符合歐盟標準,提升茶葉的國際競爭力,把中國為數不多的極具國際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品牌打出去。”

      “不僅僅是茶葉,國內許多農產品,都面臨著結構性過剩問題,都亟需推廣綠色生產模式。”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肖強呼吁。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