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數字麥收”在河南:手機干上了莊稼活

       日期:2016-06-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7    評論:0    

    “時代真是變了,手機還能干了莊稼活!”本該是忙得“頭發都豎豎著”的麥收時節,河南鄲城縣孟莊村60多歲的農民張曉梅,卻坐在家門口,悠閑地擺玩起手機。這手機是新換的,就因為今年的麥收。

      兩天前,像往年一樣,張曉梅掐準了日子叫外地打工的老伴回家收麥,可人還在半路上,烏云就黑壓壓地蓋了過來,眼瞅要下雨。“以前都是老伴張羅的,我啥也不懂可咋辦。”看著張曉梅在地邊急得團團轉,村干部拿出手機在微信群里面招呼了一聲“孟莊有麥要收,誰在附近請支援”。不到20分鐘,一臺收割機就開進了麥地。

      搶收完麥子,張曉梅還是笑不起來。“我一個老太婆,挑不走扛不動的,可咋拿去賣。”又是在微信群里吆喝了一聲,不一會兒收糧車就開到了地頭。這邊賣著糧,那邊又聯系著播種機,不到兩小時,四畝二分地連收帶種全結束。“真是神了!”張曉梅這個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實實在在地佩服起了新科技,還特地換了個智能手機。

      讓張曉梅嘖嘖稱奇的微信群,是鄲城縣石槽鎮為服務“三夏”建立的“石槽農機作業服務平臺”微信群。群里61個人中既有村干部,也有農機手,還有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糧食收購商、秸稈收購商。石槽鎮黨委書記孫自豪說,通過微信群不僅能實時調度收割機,還能第一時間聯系糧食收購、玉米播種、秸稈回收。“全鎮麥收從過去的7到10天一下縮短到了3天之內,效率是過去的3倍。”孫自豪說。

      在中原大地,“互聯網+”技術讓麥收這個農民過去的“頭等大事”變成了“指尖上”的小事。寧陵縣農民用手機掃一掃下載“農機通”客戶端,一分鐘就能預約到收割機;沈丘縣農機合作社借助互聯網實現了訂單收割,鼠標一點,作業需求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找活跑斷腿,蒙著眼睛四處撞,費工又費油,現在還沒出門就聯系好了,咱也來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河南衛民合作社理事長仵衛民說。今年麥收,通過互聯網技術,仵衛民和全國40多個農機合作社相互交流信息,一個人就能調度指揮120多臺收割機跨區作業。

      河南省農機局副局長程雙進介紹,利用互聯網技術,目前河南省可以實時掌握全省農機動態和市場需求信息,實現跨區域的快速調度。麥收時期,河南全省還通過信息平臺每天發布麥收進度、農機調度、氣象服務等信息,麥收進入了互聯網時代。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數字麥收”不過是“互聯網+農業”的一個縮影,在農業種植、農產品銷售等農業產業鏈條中,隨處可見互聯網技術的身影。    2015年河南培康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決定種植農作物時,通過網絡了解黃淮海地區的種植結構,在大數據分析后,決定種植土豆,今年每斤土豆市場價格上漲0.3元,平均一畝地多盈利300多元。

      培康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培康說:“‘互聯網+’讓我們伸長了耳朵、瞪大了眼睛,農業刮起技術風,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廣闊田地里大有作為。”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