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民大力發展合作社。通過結構調整、土地流轉、能人帶動等方式,大力推進食用菌高效農業,實現抱團發展,促進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走進瑪納斯縣樂土驛鎮柳樹莊村樂祥合作社食用菌生產基地看到,食用菌種植戶陳文俊正忙著采摘鮮嫩的茶樹菇,準備客商收購。陳文俊,種植食用菌已經有3個年頭了,種植的食用菌品種也由單一的圓菇發展到了現在的茶樹菇、平菇等三個品種,食用菌產量也逐年提高。
陳文俊告訴記者:“每天可以采摘個一百來公斤,市場價格現在12到14塊錢每公斤,每天呢可以賣個一千多塊錢。這菇呢,從現在開始出一直可以出到12月份,它有5到6個月的出菇期。一個棚如果可以裝個大概裝個5萬袋的話一袋最少可以掙個1塊到1塊5毛錢,一個棚的凈利潤就可以達到5萬到7萬塊錢。”
瑪納斯縣樂祥食用菌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生產面積6000平方米,截至目前共有10余名農民將土地流轉,加入合作社,發展實施農業。今后,該合作社將繼續嚴格實行統一管理,實現集約規模化種植,拓展市場銷售渠道,增加社員生產純效益。
陳文俊說:“今后打算呢在雙孢菇的基礎上就說是能夠在多一些新的品種,然后菌種這一塊兒我們想就是能克服下能自己把這個菌種做好,就說是自己生產菌種,自己來自己培育菌種,自己出菇,這樣的話我們的產量可能更有保障一些。”
通過幾年的發展,社員互幫互助共同合作社。只要誰有在種植過程中遇到問題,大家都會互幫互助交流種殖食用菌心得,這使大家更團結在一起,更多農民走向了發展食用菌產業路上來。
樂土驛鎮柳樹莊村食用菌種植戶李志軍說:“這個上架在這個月底差不多上架,上架了以后反正到8月份能出菇,出菇我們這一茬子菇好了嗎掙個5萬塊錢,不好了嗎掙個3萬塊錢。這個種蘑菇信心還是有的,掙錢了嗎,老百姓以掙錢為主,能掙上錢誰都有信心。”
菌袋里的發料是很好的肥料,合作社社員準備將下架了的廢料收集起來,回收再利用,走節本增效致富路。陳文俊說:“我們的就是這個菌袋和那個雙孢菇廢料呀,它是一個特別好的有機肥,我想的有可能的話,將來我們把它發展成一個就是有機肥生產基地,把這個有機肥呀就是能給它有效的利用起來,把它變廢為寶,來增加菇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