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頂著烈日到菜市場買菜讓人頭大。為此,一些蔬菜種植企業開展了新鮮優質蔬菜配送業務,當天采摘的新鮮蔬菜可以在3個小時內配送到市民家中。然而,有些公司配送的高價蔬菜,卻并非是其宣稱的無公害優質蔬菜。
市民李先生反映,去年,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家蔬菜種植企業推送的無公害優質蔬菜配送消息,感到很新奇,于是就聯系了對方。蔬菜的配送價格每公斤達到13元,要比市場上的蔬菜貴上許多。但轉念一想,只要蔬菜質量好,貴一些也可以接受。當他向對方索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書時,對方卻根本拿不出,更沒有蔬菜的合格檢測報告。
昨天,記者聯系到一家專門開展蔬菜配送業務的蔬菜種植企業。對方介紹,企業開展的蔬菜配送業務分為多種套餐,最便宜的是按照季度配送。A套餐標準是每季度交1440元,可享受12次配送,每次配送7.5公斤,平均每公斤蔬菜價格是16元。B套餐是每季度交1800元,配送12次,每次配送11公斤,平均每公斤蔬菜13.6元。另外,還有按照年度預訂的,每公斤蔬菜均價基本在13元以上。當記者詢問有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時,對方直接告訴記者,還沒有。理由是程序復雜,還要不少的費用,所以就放棄了。
市無公害蔬菜管理中心專家王洪斌介紹,按照國家標準,無公害蔬菜必須要經過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蔬菜樣品還要進行嚴格檢測,只有檢測合格貼標后才能成為真正無公害蔬菜,貼標銷售。為了鼓勵菜農和有關公司進行認證,國家對認證和檢測還有相應補貼,算下來費用并不算高。現在有些種植公司回避認證和檢測,原因無非有兩個:一是怕麻煩;二是擔心蔬菜質量不過關。為此,他提醒市民,交錢享受蔬菜配送時,一定要對高價蔬菜質量進行把關。一是可以直接到菜園實地考察,看看其種植環境是否良好;二是可以索取相關的認證書和蔬菜檢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