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早稻“兩遷”害蟲和稻瘟病發生形勢不容樂觀

       日期:2016-06-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4    評論:0    

    近期,全國農技中心發布了一代玉米螟、二點委夜蛾、二代粘蟲的發生趨勢預報和早稻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值得注意的是,華南、江南早稻田“兩遷”害蟲和稻瘟病發生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是稻瘟病流行風險高。

      二代粘蟲總體中等發生

      今年一代粘蟲在長江中下游、江淮和黃淮麥區發生面積小,經有效防治或兼治后各地殘蟲量普遍較低。結合天氣條件和作物種植情況,預計今年二代粘蟲總體為中等發生,在內蒙古、遼寧、河北、山東等局部降水豐沛、管理粗放地方會出現高密度田塊。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約為3000萬畝,幼蟲發生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據國家氣象局預測,預計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初,黃淮、華北、東北、西北東南部等地降雨天氣多,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天氣條件有利于二代粘蟲的發生為害。

      黃淮海二點委夜蛾偏重發生

      據黃淮海夏玉米區病蟲測報網監測,今年二點委夜蛾一代成蟲發生量較大,田間生境和未來氣候條件有利,預計今年二點委夜蛾在黃淮海夏玉米主產區總體偏重發生,河北南部、山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可達大發生。全國發生面積為3000萬畝,幼蟲為害高峰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據國家氣象中心監測和預報,6月16日至7月4日,黃淮和華北大部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部偏多1倍以上,對二點委夜蛾的發生有利。部分地區會出現35℃以上的天氣,對二點委夜蛾產卵、卵孵化和幼蟲發育為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代玉米螟將進入為害盛期

      根據各地春季玉米螟冬后基數調查結果,今年大部地區百稈活蟲量低于常年和上年,結合氣象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一代玉米螟在東北西部、新疆北部、黃淮海局部地方偏重發生,華北、東北及黃淮海其他地區中等發生,其他地區多為偏輕發生,全國一代玉米螟發生約1.4億畝。

      玉米螟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東北地區北部較常年偏早1~2天,東北地區南部較常年偏晚2~4天,其他各地區與常年接近或者早晚在5天以內。預計6月中旬至7月末,西南、江淮、黃淮、西北、華北、東北將陸續進入一代幼蟲為害盛期。

      稻瘟病流行風險高

      6月中下旬,南方早稻正陸續進入破口抽穗期,是病蟲發生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重要時節。當前,稻飛虱蟲量在大部早稻田得到有效控制;稻縱卷葉螟總體偏輕發生,江南局部發生較重;稻瘟病在早稻區發生點多面廣,重于上年同期。根據當前病蟲害發生基數,結合下階段氣候條件分析預判,華南、江南早稻田“兩遷”害蟲和稻瘟病發生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是稻瘟病流行風險高。各地植保部門需加強監測,因地制宜,搶晴施藥,切實做好早稻穗期病蟲防控工作。

      稻瘟病在華南、江南和西南稻區累計發生面積665萬畝次,同比增加21.3%。當前早稻稻瘟病平均病葉率一般0.5%~6%,高的15%~30%,華南、江南早稻歷史發病區或感病品種種植區局部發病較重,如廣西宜州、廣東雷州、江西峽江、吉水等地局部病葉率高達60%~100%,湖南長沙、永州、湘西州局部重發田塊已出現“坐蔸”現象,田間菌源充足。各地水稻感病品種種植面積比例大,對稻穗瘟的抵抗力較差。

      南方早稻破口抽穗期,是稻瘟病最易侵染的敏感生育期,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稻瘟病的流行,早稻穗瘟流行風險較高。同時,多次降雨過程不利于“兩遷”害蟲的北遷,導致當地滯留蟲量多,加之陰雨天氣不利于防治工作開展,田間蟲量將激增,局部重發風險高。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