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隴西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邁入“春天里”

       日期:2016-06-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5    評論:0    

    ——隴西縣“全國中藥材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工作紀實

      2014年4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批復同意隴西縣創建“全國中藥材(黃芪、黨參)種植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歷時兩年,隴西縣按照籌建規劃要求,積極開展籌建工作,目前,已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驗收申請。在整個創建過程中,隴西縣示范區創建工作亮點紛呈。

      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亮出了全國“道地藥材”王牌

      隴西縣屬溫和半干旱季風氣候區,生態環境呈多樣性,與中藥材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相吻合,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是全國“道地藥材”的重要產區之一和國家級中醫藥原料生產供應保障基地。2014年至2016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標準化種植面積穩定在25萬畝,其中種植黃芪8萬畝,黨參10萬畝。通過實施標準化,從中藥材原種化生產、種子種苗生產等源頭環節加強中藥材品質,使隴西中藥材真正符合“道地藥材”標準。將原首陽中藥材科技示范園重新規劃為“中國藥都·隴西藥圃園”進行建設,開展了新品種引進和野生品種馴化、GAP種植試驗研究、中藥材品種選育等工作,引進新品種156個,為生產“道地藥材”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同時大力推廣使用中藥材覆膜露頭栽培技術,此技術是2012年隴西縣農技部門試驗成功的一項豐產栽培新技術,并獲得國家專利,具有很好的增溫保墑、集雨增墑、抑制雜草和顯著增產增收的效果。實地采挖評價表明,黃芪覆膜露頭栽培技術比大田藥材種植出苗期提前10至15天,可為農民每畝節約成本400元以上,比傳統種植每畝增產100到150公斤左右。

      豐厚的文化底蘊講述著“千年藥鄉”的傳奇故事

      隴西縣是著名的“千年藥鄉”,不僅有“老子煉丹”、“封衡濟世”、“藥王山”、“藥圣村”等傳奇經典,也有南北朝時期的大藥學家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黃芪第一出隴西,色黃白、味甜美,今亦難得”、“獨活生隴西者質佳”的史料記載。更有“隴西兩大寶,黃芪黨參救命草”這樣至今流傳的民謠,反映了人們對黃芪、黨參救死扶傷,起死回生功效的寫照。隴西縣從2008年至2015年連續八年舉辦了中醫藥產業發展大會(博覽會),通過高端論壇、成果展覽、經貿洽談等一系列活動,極大地宣傳了中醫藥文化;2015年,隴西中醫藥博覽館全面建成,該館設“美麗隴西、千年藥鄉、中國藥都、未來藥谷”四個專題館,是隴西中醫藥文化和隴西中醫藥發展歷程的縮影。館藏歷代中醫藥著作、器具等10多件;中藥材種籽、種苗、藥材標本300多件;中藥制劑、中藥提取物、中成藥、保健藥膳、有機肥等系列加工產品百余件。同時,2015年投資拍攝了大型古裝醫學類電視連續劇《皇甫謐傳奇》(皇甫謐系甘肅籍著名醫學家,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該片預計在今年年底在各大地方電視臺播出;先后舉辦了“中國藥都—隴西盤龍山環保行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等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大型文體活動。

      健康的富民產業打造出“精準扶貧”致富路

      2015年精準扶貧戰役全面打響,隴西縣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的680個縣之一,脫貧面臨很多困難,任務十分艱巨,如何能走出一條符合本地特色的脫貧之路,成為了擺在面前的難題?最終隴西縣選擇在中藥材這個富民脫貧產業上做大做強文章。按照“4+10+10”模式,引導每戶貧困戶增加中藥材種植面積1畝,從中增收300元以上。同時積極開展中藥材產值保險,做到所有的貧困村農戶的中藥材應保盡保。中藥材產值保險為藥農撐起“春來苗肥可貸款、秋后算賬不虧錢”的保護傘,被中國改革年會評為2014年度中國改革十大案例之一;引進和培育壯大了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16家,其中省部級1家,市級4家,縣級11家,充分發揮其聯接龍頭企業、市場和農戶的紐帶作用,及時提供中藥材市場信息,預測市場行情,指導中藥材種植,成為帶動藥農種植及增收的中堅力量。

      濃郁的品牌效應吹響了中醫藥轉型升級的號角

      近年來,隴西縣充分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以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和中藥材知名品牌創建為契機,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一大批骨干企業落地開花,中醫藥精深加工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加快,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逐步走上了“飲片”變“藥片”的轉型發展之路。2009年以來,隴西縣按照“一主兩副”的功能分區,啟動建設了占地9平方公里的甘肅隴西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園內已陸續入駐中天、一方、奇正、神威、禾邦等國內知名中醫藥加工企業和科研機構24家。今年,將實施隴西禾源實業有限公司道地中藥材深度開發項目、甘肅普爾康藥業有限公司中藥制劑綜合生產線及縣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設項目、隴西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首陽精制飲片加工分園項目等11個總投資36.3億元的中醫藥產業項目。目前,我縣有較大規模中藥材企業52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3家,通過GMP認證的企業28家,個體加工戶達3800多戶,年加工轉化各類中藥材11萬噸,實現產值11億多元。“隴西黃芪”、“隴西白條黨參”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已通過省級驗收。全縣先后注冊申請“中天泰科”、“隴山渭水”、“隴元貴寶”、“效靈”等中醫藥產品商標30多個,僅中醫藥產品獲得甘肅名牌5個(隴生牌復方胚肝鐵銨片、中天泰科牌中藥飲片、隴生牌護肝片、隴九堂牌苦蕎茶、效靈牌中藥飲片),“紅芪口服液”、“參芪茶”等成為市場叫得響、經濟效益高的地方特色中醫藥“拳頭”產品,“中國藥都”這塊金字招牌正在被賦予越來越厚重的品牌內涵。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