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鄭州蔬菜批發業正值壯年。求新求變成為這一時期菜商的主打,包括市場搬遷與兼并,老舊市場向標準智慧農貿市場升級,產供銷一體化,一、二、三產融合。
這一過程中,鄭州“南菜北調,西菜東輸”的江湖地位始終不變。
【不變的格局】
南菜北調 西菜東輸
從白手起家的販菜商,到年銷售額近億元的蔬菜批發大戶,姚云暢用了20年。
如今姚云暢們所在的蔬菜江湖,交易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本事、腦子好使”被尊為經商圣經。不變的,是鄭州作為“南菜北調,西菜東輸”的全國江湖地位。
每年六七月份,鄭州新上市的茄子、辣椒發往湖南、廣州;八月份至十月份,內蒙古的白菜、白蘿卜、西葫蘆上市,轉往鄭州。
十一過后,十月份至次年五月,長江以南的蔬菜大量上市,進入蔬菜交易旺季,廣東、云南蔬菜上市,東北、北京、山西、新疆蔬菜批發大戶到鄭州市場集中采購。
“發往烏魯木齊經常一趟30多噸,用集裝箱拉貨。旺季一個月一個大戶銷售幾千萬元沒問題。”
打蔬菜上市的時間差、地域差,成為蔬菜商們經營的根本。
【一個新消息】
慶豐糧油市場8月搬遷
回到2012年。舊址劉莊,在“外嫁”出部分蔬菜業務后,開始尋覓“新婿”。
慶豐糧油市場此刻闖入視野。“慶豐拆遷,沒時間找過渡地,我們就和他們達成合作,改名為‘萬邦慶豐糧油市場’,雙方組建一個管理團隊。”萬邦一高層人士稱。
2012年5月,在劉莊蔬菜批發市場搬離后不久,萬邦慶豐糧油市場順利落地。
世事轉換。2016年2月份,因為城中村改造,劉莊村搬空拆遷的呼聲越來越急。這波及附近的萬邦慶豐糧油市場。
6月16日,萬邦負責人向記者確認,“今年8月份,萬邦慶豐糧油市場可以搬遷到中牟萬邦。”
原劉莊蔬菜批發市場500多家綜合市場商戶將何去何從?今年2月份,市場有關人士稱,該蔬菜批發市場暫時不會搬遷。
【新江湖時代】
蔬菜市場“大手術”啟動
2011年、2012年是蔬菜業的多事之年。2011年初,鄭州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已經進行;2011年3月,鄭州南三環區域開建大型蔬菜批發中心——鄭州市農副產品交易中心;2011年11月,傳出鄭州市區將新建3個蔬菜批發市場的消息。
2012年1月,劉莊蔬菜批發市場搬至中牟萬邦,緊隨其后,鄭州大中原果品市場、二環道果品市場、西站路香蕉市場搬往萬邦。同時,市區啟動了一場史上罕見的蔬菜市場“大手術”。
在經歷了半年的改造后,2015年11月,經八路農貿市場升級為鄭州市首家標準化星級智慧農貿市場。
標準化農貿市場的轉型工作還在繼續。2016年3月份,鄭州市市場發展局局長田躍平透露,今年要完成30個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提升改造工作。
鄭州蔬菜批發市場以驚人的速度狂奔。有大型蔬菜市場布局社區直營店,采用“公司+基地+連鎖配送+直營店”模式。有市場建設生態農莊,實現高端配送,同時主打采摘、觀光旅游,在農產品服務業上做文章。
“基本思路是,以農產品大物流為核心,前端農產品生產,后端直營店,走產供銷一體化道路。也可以說是一、二、三產融合。” 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廣立稱。
不變的是,除了世代相傳的商海規則,還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脈里的勤勞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