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朝陽市緊緊圍繞加快現代漁業建設,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加強漁業綜合管理和服務,確保了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記者從市漁業漁政總站獲悉,上半年,全市實現水產品產量2800噸,漁業經濟總產值3500萬元。
據了解,目前全市養殖面積為12.8萬畝,養殖方式主要有水庫大水面養殖、池塘養殖及中小型水庫半精養,主要養殖品種為鰱、鳙、鯉及草魚,其它品種有大銀魚、鱘魚、羅非魚、河蟹、南美白對蝦、中華鱉等。近年來,朝陽市休閑漁業迅猛發展,市漁業漁政總站對符合申報休閑漁業條件的單位,加大力度進行扶持和引導,現已有四家單位獲得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稱號。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是朝陽市水產品生產大戶,為促進水產健康養殖,建設一批現代漁業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場,根據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標準,對朝陽市境內已有的五家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加強監督管理,同時無條件提供技術服務。
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強力推進。繼續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上半年朝陽市完成省廳15個魚樣采樣任務,市本級完成12個樣品抽樣任務,實行快速檢測樣品5個,檢測結果全部合格。到目前,朝陽市沒有發生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注重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市漁業漁政總站組織工作人員深入重點漁區,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所有生產企業依法推行“三項記錄”,認真開展對養殖企業“三項記錄”、漁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查,同時建立監督檢查記錄。開展春季苗種質量安全執法檢查,積極參加省內各市水產品質量安全交叉執法檢查活動。
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步伐加快。積極開展水產優質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擴大良種生產,改善品種結構。在白石、燕山湖水庫進行大銀魚增殖技術推廣,上半年向這兩座水庫投放大銀魚受精卵9.5億粒,增殖放流面積9.8萬畝。開展水庫精養養魚,全市開展精養的水庫有5座,總面積3000畝,預計畝產達到50萬公斤。繼續開展網箱養殖鯉魚、草魚、羅非魚等,調整品種結構,擴大良種引進面積。上半年,全市共引進鱘魚16000尾,其中匙吻鱘5000尾,俄羅斯鱘11000尾,養殖總面積達8畝;引進南美白對蝦20萬尾,面積6畝;全市共放養扣蟹0.5萬余公斤,放養面積達7700畝。繼續開展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工作,今年朝陽市又新增北票作為試點縣,目前凌源、北票兩個試點縣正在按實施方案開展各項工作。
漁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省廳確定2016年為《遼寧省漁業管理條例》宣傳年,朝陽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均制訂了宣傳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橫幅標語、宣傳車等,大力開展宣傳活動。市漁業漁政總站印發了《遼寧省漁業管理條例》單行本和《漁業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主動送到漁業生產一線,進一步提高公眾依法治漁意識。結合省廳印發的《遼寧省清理整治違規漁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市漁業漁政總站與市凌河局配合,開展了全市違規漁具專項清理整頓行動,嚴厲查處打擊非法捕撈違法案件,取締違規漁具,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護魚類種質資源和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