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腐酸:老產品煥發生態保護新活力

       日期:2016-07-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2    評論:0    

    “一草兩業”形象地說,就是一根秸稈串起黃腐酸和纖維化工兩大產業,讓豐收后令人頭痛的秸稈有了循環再用的好歸宿。今天,請來生產企業的有關專家重點講講黃腐酸的農業生態保護及救災減損新功用。

      6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很大影響。當前,在科學防災減災的同時,需要盡早做好農業生產自救工作。當洪水退去,土壤勢必會因受澇而供氧不足,導致作物根系壞死,不利于農業生產恢復。特別是南方承載著農民脫貧致富夢想的大面積果園,如何通過改土施肥,將洪澇影響降至最低就顯得更加重要。此時可資借鑒的經驗彌足珍貴,2013年山東萊州市曾經遭受澇災,多地果園受損嚴重,而正是黃腐酸肥料助力果農減損保產。

      澇后莫灰心減損能靠它

      提及2013年7月山東萊州市曾經歷的一場澇災,當地果農還記憶猶新。受災的果樹相繼出現了落葉、枝條干枯等情況,2014年不但沒有抽出新的營養枝,連部分側枝也開始干枯死亡,果農甚至生起砍掉后重栽樹苗的想法。2015年3月,山東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和山東省農科院專家團隊來到萊州,為曾受過澇災的果樹做黃腐酸套餐肥定位試驗。經過詳細診斷,專家選擇每棵樹使用黃腐酸水溶性肥10公斤配合氮肥15公斤的配方,然后沿樹冠投影選擇了50個點,采用施肥槍注射的方法進行施肥,幫助當地果農減少了因災損失。

      之后,澇后果樹的葉片比原先的大而厚,新枝抽發多,樹勢改善明顯。山東省農科院土壤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崔榮宗對此解釋說,澇后果樹根系較弱,而黃腐酸有著刺激根系生長的作用。“另外,黃腐酸能夠活化養分,使得原來土壤中活性不足的養分能被全面吸收。”

      果農尹志東也補充了他災后救樹的“心路歷程”。他說,2013年災后損失這么大,以致灰心得差一點放棄這片果樹。對比試驗還不到兩個月,差異顯現,施用黃腐酸的果樹長出了新稍,枝葉變長,樹干增粗,葉片又大又厚,顏色油綠發亮。相反,對照組未施黃腐酸的果樹,枝條新梢少,葉小色淺,整體長勢很弱。尹志東說:“對比同一長度的枝條,用了黃腐酸的能結5~6個果。未用的僅掛一個,甚至無果。”黃腐酸優秀的救災能力令他動容。

      往昔貴族肥造福百姓家

      黃腐酸是我國農業生產中跨世紀應用的“老同志”,早已顯現“增效化肥、改良土壤、增強抗逆、改善品質、刺激生長”五大功效。受制于人多地少,近年施肥過量、面源污染、地力退化等已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短板。隨著“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倡導,以及化肥農藥零增長、“土十條”等政策相繼出臺,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提升地力的現實行動,為開發黃腐酸新功能提供了廣闊舞臺。

      中原大地歷來是重要糧倉,糧田里年復一年的投入產出,肥料與秸稈是兩大繞不開的難題。山東泉林集團近年實施“一草兩業”新型秸稈綜合利用模式,用秸稈作循環經濟原料,補全黃腐酸和纖維化工兩條產業鏈,為科學施肥和秸稈處理這農田中的一進一出“畫圓”了綠色高效循環的鏈條。

      秸稈精制黃腐酸技術是泉林集團的看家法寶,有別于市場上常見的黃腐酸、腐植酸產品,他們避而不用不可再生的褐煤、風化煤等礦產原料,卻用天然秸稈生產黃腐酸,效果同樣突出。通過實施標準化的生產模式,確保了黃腐酸產品質量,徹底清除了秸稈中殘留的病雜菌及蟲卵,既保證了產品清潔無害,又可避免秸稈直接還田造成的土壤空隙過大,碳氮比失調,翻耕、播種困難等問題。

      曾因價格高、推廣乏力等原因,“老同志”一度成了農民眼里的“新面孔”。采用農村來源廣泛的秸稈原料,泉林集團通過革新黃腐酸提取技術,打破黃腐酸生產成本“詛咒”,使得黃腐酸市場價格基本與普通肥料持平,讓農民用得起黃腐酸。因技術成果產業化成效明顯,特別是黃腐酸在助推農業發展方面作用顯著,2012年泉林集團得到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河北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是大姜種植大鎮,大姜面積達3萬多畝。2015年5月,為驗證黃腐酸肥料效果,當地經銷商馬春霞在12個自然村選擇了60余處示范點,進行黃腐酸效果定位試驗。10月大姜成熟季節,馬春霞帶領工作人員走訪示范點并現場測產。結果表明,使用黃腐酸肥料的大姜植株健壯,葉厚濃綠,抗病能力強,姜塊大,每畝產量平均增加1500多公斤。塔侯莊大姜種植戶王振樓說:“我這大姜比2014年增產1800多公斤,按2015年每斤市價1元算,得多賺3600多元。”

      遼寧凌海市水稻種植大戶老杜說,2015年6月因疏忽缺水,水稻苗只剩下小綠根,接近死亡。返青前,用了5公斤黃腐酸水稻返青柯杈肥,3天就追上了鄰戶的稻苗,二次施肥選用黃腐酸螯合肥,一眼望去,水稻長勢硬把鄰家的比了下去。

      農業多面手推廣來助力

      作為一個綠色生態功能不斷被發現的產品,黃腐酸正因價格“詛咒”的消失,市場空間逐漸被拓展開來。近年來,公司生產的黃腐酸肥料有上百種產品,按功能分為底、追、葉面肥,按形態分為顆粒、粉劑、液體,幾乎涵蓋作物生長全過程所需全價營養,適用于東北黑土地、西北黃土地、南方紅土地各種土質施肥需要。

      然而,習慣于原有施肥方式的農民對黃腐酸認知度不高,在推廣過程中也聽到不少質疑。為此,泉林集團積極應對。一是加強宣傳,在各地發放黃腐酸科普手冊、明白紙,舉辦專題講座,在媒體開設專欄,讓盡可能多的農民認識黃腐酸。二是強化服務,根據當地種植結構,選擇用戶,開展示范田建設,手把手教會農民使用,適時記錄作物生長的每一階段,讓農民親眼看到效果。

      泉林集團目前年處理秸稈150萬噸以上,由此作為原料生產的黃腐酸肥料達60萬噸。隨著行業的發展,泉林自身的規模也日益擴大,今年下半年黑龍江、吉林生產基地即將正式投入運營。屆時,黃腐酸將在更廣闊區域發揮農業多面手的積極作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