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鞏義市康店嶺上一處桃園里,累累碩果下,一大群母雞正在搶吃雜草,讓人感到格外新鮮。這兩年,姚師傅因地制宜,利用果樹下空間大、雜草多的特點,養起了“果園雞”,日子滋潤了,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
這不,鞏義農商銀行站街支行的兩位客戶經理剛一進園,姚師傅就招呼上了。“姚師傅,你在果園里大規模養雞很有創意啊!”“這也多虧你們的支持,這兩天我想著再去鎮里買200只半大雞娃,過個倆仨月就能下蛋,到時候你們再來看看,那是喜人的很呢!”
姚師傅家在站街鎮柏茂村,親戚承包了康店嶺上的28畝地,種植綠化樹和果樹。前兩年上班的耐火廠倒閉后,年過五十的姚師傅一下子沒了生計,一直苦惱著干點啥。后來,聽說別人在桃樹底下養雞效益非常好,他就想起了親戚承包的果園。說干就干,老兩口在桃樹下用鐵絲網圍了圈子,又從鞏義農商銀行貸了2萬元錢買來100只雞苗。幾個月后母雞們開始下蛋,每斤雞蛋賣到了10元。
“我的雞吃的一半是料,一半是草。雞吃上草以后,毛色好,雞肉香,還節約了飼料成本。”姚師傅說,前來采摘游玩的人對“果園雞”和雞蛋都高看一眼,總是供不應求。嘗到了甜頭,姚師傅的干勁兒更大了,今年年初,他一下子又買了300多只雞苗。
姚師傅養雞還有小竅門,雞鵝混養。他打趣道:“別小看了這些鵝,有它們在,黃鼠狼就不敢給雞‘拜年’了。”
“在果園養雞,雞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果樹的日子也更‘肥’了。”姚師傅介紹,雞糞是很好的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進果樹的生長。今年,他又發現,養雞的果園里的果樹遭受蟲害的情形也大大減輕,可以少打、甚至不打農藥,果品也成了綠色食品。
談到今后的打算,姚師傅眼睛發亮:“明年打算在坡下面五六畝地的蘋果樹底下再養500來只雞,希望你們能繼續支持我。”“姚師傅,你給果園種植戶作出了示范和榜樣。放心,我們會大力支持你的。”臨走,客戶經理給姚師傅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