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模范村猴頭菇種植基地一排排種植大棚錯落有致大棚內干凈整潔幾位工人正在擺放接種好的猴頭菇菌袋。“以前是農戶分散種植今年是集中規模種植。”悅來頤和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盧偉明說去年年末開始他們合作社召集了35位農戶加入到猴頭菇產業項目中來建設了110棟大棚每棟大棚每季可產1萬袋猴頭菇農戶可隨時得到現錢。
牡丹江市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國際食用菌學會授予“中國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等多項榮譽稱號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以優質、高產的優勢領跑全國。今年牡丹江食用菌產業再創佳績上半年食用菌產業拉動全市農民人均純增加收入2600元。
牡丹江生態條件優越素有“林海雪原”和“天然植物基因庫”的美譽。全市現有森林覆蓋率高達62.3%平均相對濕度64%。牡丹江、穆棱河、綏芬河三大水系水量充沛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全國最適合食用菌種植的地區依靠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牡丹江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食用菌基地。
東寧雨潤綏陽木耳批發大市場年銷售量達到140萬噸銷售額58億元占全國黑木耳總銷售量的1/3成為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等八部委聯合授予的“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部“定點市場”。截至今年上半年共落實食用菌生產基地鄉鎮45個專業村290個新增食用菌園區18個新品種增加10個以上。
牡丹江市在發展食用菌產業中不斷開發新產品拓寬新產業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使農民提高增收的后勁。常年種植的黑木耳、滑子蘑、猴頭菇三大骨干品種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而效益較好的品種香菇、平菇、杏鮑菇、雙孢菇、靈芝、北蟲草等10多個珍稀菌品種快速增長;新增的高效新品種刺五加、沙棘、中藥等功能食用菌產品逐步擴大推廣。這種新產業的新產品盡管價格高出普通同類食用菌三到五倍但仍然供不應求。全市努力開發食用菌的新品種拓展新產業挖掘潛力使整個食用菌產業效益顯著提高促農增收。穆棱市刺五加黑木耳已取得農業部檢驗、檢測報告生產規模達到200萬袋;沙棘耳達到200萬袋市場銷售主要面對高端消費人群經濟效益較高。
牡丹江市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及中國食用菌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舉辦了中國·牡丹江黑木耳節和國際食用菌烹飪大賽。依托牢固產業基礎創辦的中國·牡丹江黑木耳節已成功舉辦六屆現已成為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專業展會共有美國、澳大利亞、荷蘭、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組團參會參展參展企業1500余家嘉賓客商9000多人次擴大了牡丹江市黑木耳產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進一步奠定了牡丹江市“中國黑木耳第一大市、第一展會、第一交易平臺”的地位。
此外牡丹江市為加快實施“互聯網+”增長戰略堅持生產與營銷結合線上與線下共進、產業與新模式共建的提導思想構建開放型產業體系。推廣電商平臺的應用發展東寧木耳購、天貓香山綠源海林威虎山食用菌網、農品天下網等一批網上旗艦店、專營店用新模式促進產業新發展。組織本地企業深度參與渤海商品交易所黑木耳交易進一步拓展全市食用菌網絡營銷渠道和市場供求信息掌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