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響水縣農委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以踐行“三點工作法”為抓手,緊緊圍繞新增“萬畝設施蔬菜、萬畝淺水藕、萬畝大蔥”和全面提升全縣高效設施農業建設工作要求,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推進全縣蔬菜產業快速發展。上半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29.8萬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15.13萬畝。新增蔬菜園藝等經濟作物3.2萬畝,新增設施農業9300多畝,新建萬畝永久性菜籃子基地2000畝。重點發展南大線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帶以及建設南河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全縣設施農業建設有了新的突破,在X304沿線的運河、七套、張集、黃圩等鄉鎮新建多個蔬菜園藝示范基地。
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今年以來,響水縣農委職能部門積極開展蔬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引進黑茄王、布利塔長茄、綠塔(10-911)等茄子品種、農友301、金珠、千禧等番茄品種。示范推廣番茄吊蔓栽培、肥水一體化和無公害綠色病蟲害防控等高效栽培技術。認真做好“不同施鉀量對西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的試驗,為提高西瓜品質和產量提供科學依據。
傾力打造特色產業。上半年,該委先后在張集、黃圩新發展淺水藕6000多畝;在四套園區引進鹽城沃華公司新增大蔥種植基地8000多畝;S326沿線、南大線示范帶新增西蘭花種植面積1.2萬畝,在南河園區內引進山東青果食品有限公司及浙江臨海東翼農產品有限公司,新增1500畝毛豆生產、加工基地;在S326線南側小尖鎮小廣村建設50畝觀賞菊花展示基地,已初具雛形。
忠實踐行“三點工作法”。該委緊緊圍繞創新農技服務“三點工作法”,利用南河現代農業園區平臺,建立設施蔬菜科技綜合示范點,深入一線“建點”興業。今年南河鎮薛蕩村發生西瓜死苗,該委蔬菜站的專家技術人員多次到現場向群眾解釋說明,同時邀請市蔬菜站領導、揚大專家教授進行現場剖析,使群眾打消疑慮,相信科學。同時,還根據全縣淺水藕產業發展現狀,組織人員多次到張集韓蕩淺水藕生產基地、黃圩云梯關特色蔬菜生產基地進行調研和技術指導,并把全縣的幾個淺水藕種植大戶加入到微信“淺水藕工作群”內,及時與各位種植戶交流種植經驗和技術,以及市場信息,提高了產量效益,規避了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