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技術深化”。一是不斷引進適宜阜康市的新品種、新技術。2016年引進抗病抗蟲、優質高產新品種20個以上,包括西紅柿6個、黃瓜5個、西葫蘆4個、辣椒3個、大白菜4個,引進推廣先進實用新技術8項,包括集成無人機飛防技術、黃板藍板誘殺技術、性誘劑誘殺技術、胡蘿卜紙帶線播技術、食用菌箱式栽培技術、配方施肥技術、水肥耦合技術、穴盤基質育苗技術;二是建立蔬菜育苗中心。建立了九運街玖運景致、滋泥泉子鎮小皇宮村、九運街鎮3個蔬菜育苗中心。2016年生產2162萬株蔬菜苗;三是建立蔬菜病蟲害預警機制。在城關鎮、九運街鎮、滋泥泉子鎮、上戶溝鄉的6個村建立了三級蔬菜病蟲預警機制。2016年共發布“病蟲情報”16期,農事顧問窗8期,病蟲短期預報準確率95%以上;四是有機、綠色農產品認證和地方標準的制訂。新認證冬瓜、胡蘿卜、蔥等蔬菜有機產品12個,2016年申報認證的綠色食品西葫蘆、薄皮甜瓜、西紅柿、辣椒、茄子共5個。同時,已申報了大蔥、洋蔥、菜豆、花椰菜、罐貯黃瓜5個蔬菜地方標準。
“區域布局優化”。對我市的蔬菜區域布局進行優化,一是休閑采摘區:以九運街鎮王母桃園、城關鎮美麗冰湖為主,建設休閑觀光采摘園1600畝。二是蔬菜育苗區:九運街玖運景致、滋泥泉子鎮小皇宮村、九運街鎮六運村3個蔬菜育苗中心,占地50畝;三是規?;卟朔N植區:全市蔬菜安全生產生產基地面積7.2萬畝。其中:城關鎮1.8萬畝,九運街鎮3.2萬畝、滋泥泉子2.2萬畝?;貒栏駡绦袊揖G色食品基地建設與檢測標準,建立農產品檢測制度,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嚴禁高毒、劇毒、高殘留和“三致”農藥及不合格農藥、種子、肥料流入市場或基地。
“產銷體系規模化”。一是“產”。引進德天利公司,打造蔬菜品牌“御德園”1個,在烏市幾家高端農產品會員配送公司簽訂配送協議。成立了新天業合作社打造“阜美九運”品牌1個,與新疆輕工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及阜康分公司番茄簽訂供貨合同;二是“銷”。目前,阜康市蔬菜儲藏規模由原來的12萬噸增加到18萬噸(47萬立方米)。建設了一批有規模的蔬菜保鮮庫,在其帶動下,阜康市建立一批蔬菜流通合作社:城關鎮頭工晚熟西紅柿合作社、城關鎮冰湖蔬菜流通合作社,九運街鎮瑞華蔬菜流通合作社,九運街鎮利農果蔬流通合作社等,阜康市政府設立22個便民蔬菜直銷店,開通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銷售網絡體系。
通過項目的實施,截至目前,我市蔬菜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項目區農業先進技術應用率達到94%,綠色蔬菜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其中設施農業達到4400畝,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區達到750畝。我市的蔬菜產業化生產技術水平得到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