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到,蟹黃肥。眼下,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各大螃蟹養殖戶都開始忙碌了起來。下地籠、挑螃蟹、送市場,各個忙的不亦樂乎。
25日,布爾津縣杜來提鄉庫爾吉拉村的螃蟹養殖大戶馬學勤一大早便對頭天晚上下的地籠進行起籠。別看這地籠不長,但是每個都是滿滿當當。每起一籠,老馬的臉上便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馬學勤告訴記者,他2011年開始養螃蟹,到現在5年了。第一年養的少,因為以前這個地方從來沒人養過螃蟹,先做個實驗。第一年銷路不好,螃蟹少,沒人要。水產局一直很支持,經常過來在技術方面給我們指導。今年收成可以,供不應求,螃蟹產量能達到4噸到5噸左右,按今年市場價能達到20多萬。今年水產局有個擴大養魚的新計劃,我想明年挖幾個靜養池,把魚也養起來。
如今,在布爾津縣像馬學勤這樣的螃蟹養殖戶還有很多,據當地水產局介紹,今年布爾津縣的螃蟹產量可達30噸左右,戶均增收可達1.5萬元左右,老百姓依靠螃蟹養殖,腰包也越來越鼓。
布爾津縣水利局漁政站站長加納爾說:“近幾年通過我們的努力中華絨螯蟹的面積越來越擴大了,市場跑開了,經濟收入提高了,今后,我們的工作就是繼續加大技術服務工作和政策的扶持,讓大家的腰包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