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記者獲悉,省畜牧局近日下發《河南省畜牧產業扶貧專項規劃(2016—2020年)》,將圍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大力實施“技術培訓引導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一批、畜牧企業就業一批、合作組織發展一批、特色養殖扶持一批”五大扶貧工程,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確保畜牧產業扶貧對象如期實現脫貧。
據介紹,我省53個貧困縣多數地處丘陵山區和黃河灘區,具有土地潛力大、人口密度低、環境承載能力大等特點,發展畜牧業區位優勢明顯。此外,53個貧困縣秸稈產量3490.7萬噸,占全省總量的40.6%,具有廣闊的天然草地和眾多的飼草種植基地,飼草和秸稈資源豐富。
規劃提出,到2020年,貧困地區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肉類、禽蛋、奶類總產量分別達到390萬噸、160萬噸、120萬噸,畜牧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通過畜禽養殖,幫扶貧困地區8萬貧困戶、25萬貧困人口增加經濟收入。
根據貧困地區畜牧業發展現狀,綜合考慮糧食、土地和水等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我省具體劃分為5個畜牧產業發展重點區域,通過發展生豬產業、奶牛產業、肉牛產業、家禽產業、肉羊產業帶動貧困地區發展。
按照規劃,我省將實施養殖技能培訓工程,通過組織專家服務團開展技術培訓,組織龍頭企業對基地農戶開展專項培訓,引導基層技術人員開展“一對一”服務,提高貧困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引導本地現有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圍繞扶貧產業招商引資培育龍頭,探索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實施畜牧企業就業工程,推動畜牧企業吸納貧困人員,多措并舉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實施特色產業推動工程,大力實施貧困地區“一縣一業”“一鄉一品”“一村一特色”產業推進行動,積極推廣畜禽脫貧養殖模式。實施合作組織培育工程,做大做強現有合作組織,培育新的合作組織,鼓勵建立扶貧專項資金。通過“五大工程”,實現產業精準扶貧,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為保證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省市縣各級畜牧部門要建立畜牧產業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本地畜牧產業精準扶貧工作方案,整合有效資源,完善政策措施,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精準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