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亞洲蝦病頻發 對蝦行業路在何方?

       日期:2016-09-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5    評論:0    
    2016年水產養殖圓桌系列會議(TARS)于近日召開。會上,Fish Vet Group的科學家做了關于水產養殖病害狀況的報告。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內,亞洲主要蝦類產區因受到病害影響,損失慘重,金額共計達200億美元。 
      亞洲主要產區計劃可產出白蝦266多萬噸,價值131億美元,雇傭員工數量超過200萬人。大規模病害現象對亞洲整個養蝦行業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 
      在所有蝦類病害中,白斑病是最嚴重的一種,死亡率高達80%-100%,一經感染,蝦塘在一夜之間幾乎全軍覆沒。 
      2015年,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產區共3907公頃對蝦蝦塘爆發白斑病,預估損失802萬美元。 
      早期死亡綜合癥(EMS)也有毀滅性后果,泰國養蝦行業正遭受這種疾病的蹂躪。 
      東南亞國家對蝦生產能力普遍從2010年10.6噸/公頃降至2013年的4.13噸/公頃。 
      截至目前為止,這些國家的損失金額高達50.1億美元,每年利潤虧損17億美元-20億美元,共計10多萬人丟掉工作。 
      最近,泰國有關部門針對150個蝦塘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疾病傳染率高達24%:去年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蝦塘爆發早死癥,導致黑虎蝦損失金額高達184萬美元,每公頃損失約796美元,白蝦損失892萬美元,每公頃損失約3867美元; 
      同樣,三角洲地區白斑病導致黑虎蝦每公頃損失943美元,共計230萬美元,白蝦損失共計565萬美元。 
      對蝦肝腸胞蟲病菌(EHP)是引起肝微孢子蟲病的罪魁禍首,阻礙對蝦生長。這種病菌不易根除,極易在蝦群中傳播,尤其是在土塘中。據調查,在泰國150個抽查土塘內,疾病傳播率高達49%。 
      由此可見,亞洲對蝦行業亟待轉型,一味地增加投苗數量,而不理性地重視疾病管控,終會得不償失。合理安排養殖數量,降低養殖密度,才是正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