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屈冬玉副部長和四川省政府王銘暉副省長在蘇州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支持國家級彭州(雨潤)蔬菜市場建設。
簽約儀式后,王銘暉副省長與四川省農業廳廳長祝春秀、彭州市市長董里、成都市農委總農藝師姚光貴等領導一行來到展位視察,詳細了解市場運營情況,并提倡我們利用價格指數做好季節和區域生產評估,科學指引上游生產,同時嘗試“互聯網+精準消費輸出”,為下游人群提供蔬菜精準消費。此次“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在江蘇蘇州召開,雨潤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重點展示以“交易數據化”指導經營,以“產銷價值鏈”引導創新的“互聯網+農批”垂直共享平臺,服務于果蔬大流通。
交易數據化重點體現“蔬菜大數據”挖掘與應用,通過對蔬菜指數、品種監測、交易榜單、交易走勢、產地分布等模塊的多維度、多層次歷史進場數據(115萬條)挖掘分析,應用在需求預測、生產預警、品類調整等方面,鼓勵蔬菜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開展數據分享和數據監測,科學合理規避漲跌風險,預警滯銷品類,及時向上下游反饋,避免生產資源浪費和生產效率低下,從而為蔬菜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規律遵循。
產銷價值鏈重點體現“四項聯動”價值共享,四項聯動,一是市場連鎖,項目所屬雨潤農產品集團,旗下自營13家農批市場,以全國連鎖的模式,連接各大中小城市,形成了一個連鎖式銷售網絡;二是產業聯動,以項目為節點,形成基地生產與節點集散以產促銷,以銷定產的雙向聯動模式;三是行業聯合,從產業鏈條出發,匯集龍頭企業(知名企業)、合作組織(金融物流)、公共服務機構(行業協會)三類行業主體,共同開展蔬菜品牌孵化;四是信息聯通,以三大網絡(業務、管理、數據)為核心,搭建底層架構,打破信息孤島,融合聯通實現信息共享,為產業發展運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編后語:國家級彭州(雨潤)蔬菜市場所在地彭州,是全國五大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南菜北運”和冬春蔬菜重要生產基地之一。與蔬菜市場遙相呼應,一產一銷,兩項聯動,共同成就了中國西部最大的“菜籃子”工程。
國家級彭州(雨潤)蔬菜市場,即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蔬菜市場,2012年開業運營;2015年12月獲批建設國家級彭州(雨潤)蔬菜市場;2016年9月簽訂部省共建合作備忘錄。該市場直接輻射半徑750公里,保障2.2億人口消費的菜籃子,帶動項目周邊600萬畝的種植基地生產標準化的蔬菜,并通過市場銷往全國各地。2015年全年果蔬菜交易量551萬噸,實現交易額3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