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1-5月份,我國農藥行業813家規模以上企業,行業營收達1301.31億元,同比增幅為5.8%(2015同比5.1%),其中化學原藥制造收入達1170.58億元,同比增幅僅為4.9%;生物農藥制造收入達130.73億元,同比增幅為14.3%。
2016年前5月份,我國農藥行業利潤總額達92.73億元,同比增長8.1%(2015同比5.1%);其中化學原藥行業利潤達82.13億元,同比增幅僅為6.5%;生物農藥行業利潤達10.5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2.3%。
從農藥子行業運行的分項數據來看,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發展呈現“一降一升”的態勢,具體表現為:化學農藥弱勢難改,而生物農藥延續了高速增長的態勢,也對農藥行業營收及利潤回升貢獻度最大。基于我國化學農藥“零”增長計劃,化學農藥抗藥性增強的前提下,近年來生物農藥新品種不斷涌現,現代分子生物學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生物農藥開發中。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新登記生物農藥品種約24種,其中微生物源生物農藥以18種的絕對優勢,成為登記主流品種。可以說,未來的一段時間,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分化態勢還將延續,而植保市場上化學農藥的“主角”身份,短期內生物農藥難以撼動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