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馬營、池壩和蒲池等鄉的山間地頭,濃郁的藥香撲鼻而來,一塊塊田地里的黨參、當歸長勢喜人。“我家種了3畝多當歸,今年長勢很好,估計能賣3萬多元。”馬營鄉馬營村村民劉早社對記者說。
武都區圍繞省委“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我市扶貧開發行動的要求,把抓扶貧、促增收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區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集中的洛塘片、馬營片、隆興片三大特困片區和坪牙、磨壩兩個藏族鄉作為今年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在項目資金等方面優先安排、重點傾斜,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馬營、池壩和蒲池鄉地處高寒陰濕區,適宜生長當歸、黨參、大黃等中藥材。今年春季,區扶貧部門抽調人員,會同鄉鎮,深入馬營鄉、池壩鄉、蒲池鄉中藥材適宜村,發動群眾發展中藥材,并籌措資金引進岷2號、岷4號黨參;區中藥材中心技術人員及時深入到村社和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通過繁育改良、建點示范,推廣良種良法,推進產業基地規模化、品種良種化、管理科學化、經營集約化,達到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的目的。據了解,馬營特困片區共種植中藥材22525.3畝,其中馬營鄉8599.7畝、池壩鄉9325.6畝、蒲池鄉46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