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采摘季,共享田園樂。8月13日-9月13日的新疆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一八三團首屆援疆項目“龍疆葡萄采摘節”,在龍疆設施農業基地火熱開摘,游客紛紛來此體驗采摘的樂趣,品嘗葡萄的香甜。
活動現場游人如織、笑語連連。葡萄藤上掛滿了各種顏色的葡萄,有的晶瑩如珍珠,有的鮮艷似瑪瑙,五光十色、鮮艷欲滴。葡萄采摘文化節主推品種是2014年從黑龍江省引進的葡萄品種,主要有夏黑無核、碧香無核、茉莉香、紅巴拉多等十個品種,所有品種最大的特點是在保證葡萄原有的甜味之外,更有一層濃郁的花香味,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首屆葡萄采摘節的成功舉辦,不僅讓游客感受到了炎炎夏日里特有的甜蜜和清涼,也給葡萄種植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一個小時賣了一千多元,足不出戶就能賣個好價錢,今年我這一畝葡萄能創收一萬多元。”種植戶王愛萍的話語中流露出豐收的喜悅。
一八三團龍江設施農業基地是黑龍江省對口援建試點項目。該項目于2010年6月啟動,占地面積2430畝,總投資9000多萬元,截止目前已建成有350座葡萄拱棚、501座日光溫室,功能區分綜合管理服務區、引種實驗區、示范區3個區域,內部配備了滴灌供水系統,安裝了專用加壓滴灌,有配套的水、電、路、土、圍欄、辦公區、生活區、旅游觀光區、育苗區、保鮮庫等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完善。作為黑龍江省援疆項目的“龍疆設施農業基地”,目前已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園,創建基地”和“國家級科普示范園區”。采摘節的建成,也為團場發展設施農業,開展鄉村游搭建了新平臺。
在對口援疆工作中,黑龍江省在“引”字上求突破,高位推動合作。援疆干部積極牽線搭橋、穿針引線,緊密和派出單位加強聯系,千方百計地爭取項目資金;在“援”字上下功夫,推動民生建設。推動經濟、科技、文化全方位對口支援。援疆干部以援為龍頭,發揮“傳、幫、帶”作用,變“輸血”為“造血”。在“智”字上做文章,在“建管學用”上找準結合點。援疆干部將各種實用技術有效轉化為實際操作,供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觀摩交流,有效地拓寬了職工的致富路,成為職工就業和四季創收的基地,對實現少數人種規模田,多數人種效益園的發展目標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在產業援疆的支持下,一八三團出臺了十項鼓勵職工和職工子女承包大棚的優惠政策,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承包戶辦理了創業貸款,扶持典型示范戶五戶,對設施農業基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進行補助投入。同時在生產上進行幫扶成立了蔬菜協會,統一種植技術、生產管理,按照綠色、無公害標準組織生產,從單一的蔬菜種植向瓜、果、花卉等多元化領域拓展。通過科技示范,有效地將黑龍江設施農業基地打造成為學用轉化的交換區、黨員引領的示范區、職工增收的帶動區。
為使黑龍江省援建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2014年基地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牽頭在十師北屯市綜合農貿市場設立了蔬菜直銷專柜,打響了“額河”蔬菜品牌,實現了從產地到市場的直供,中間少了一、二級代理批發商,極大地減少了生產成本,并把絕大部分利潤讓給北屯人民群眾,不但豐富了老百姓的菜籃子,對平抑物價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援疆資金又投資800萬元,建設50棟暖棚,黑龍江農墾總局計劃外援助資金600萬元,建1000棟冷棚,使年底大棚數量達1001棟,形成規模化。“十三五”期間援疆資金投入一億多元,建設2000棟大棚,輻射周邊,引領阿勒泰地區換季果蔬生產,滿足北疆換季蔬菜供應。
一八三團龍江設施農業基地將依托龍疆援建契機,培訓更多的種植技能人才,培養更多的致富帶頭人,讓溫室種植由單一的蔬菜向瓜果、花卉等多元領域拓展,重點發展綠色蔬菜、特色花卉、特色瓜果、觀光旅游,讓龍江設施農業基地成為團場農業結構調整和引領十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品牌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