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區府城鎮四明村地處府城鎮西南部,全村16個村民小組,共981戶4188人,其中貧困戶88戶322人,是自治區級貧困村。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四明村堅持以產業帶動發展,精準發力,為助推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發展特色產業促民增收。該村立足實際,加快發展農產品種植,到今年已發展甘蔗種植面積3000多畝,龍眼種植面積3000多畝,為助推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種植面積2000多畝。該村還同步發展葡萄、黃皮果、臺灣枇杷、穿心蓮等種植產業,因地制宜推廣種植地方特色產業;四明村扶貧工作隊積極聯系幫扶單位、愛心企業等給貧困戶贈送雞苗、豬花等,幫助他們發展養殖業。為充分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加快推進貧困戶的產業項目申報工作,借助扶貧產業資金和科技產業項目資金,加大對貧困戶的扶持力度。截至2016年,四明村申報產業資金項目貧困戶71戶,占全村貧困戶的82.6%,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產業申報和驗收工作,55戶通過產業項目獲得資金補助,金額達19萬元。
成立合作社壯大特色產業。四明村先后成立思恩府葡萄提子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府城鎮四明村四盟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種植戶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施肥等,并通過加大技術培訓與支撐,帶動更多種植戶提升農產品品質,拓寬農產品銷路。截至2016年,葡萄提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戶167戶,其中貧困戶19戶;柑橘種植合作社目前吸收農戶35戶,其中貧困戶7戶。
黨建引領帶動產業發展。堅持以黨組織全面引領精準扶貧重點任務的落實,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推行“第一書記”、村“兩委”委員齊抓共管模式,推動村級黨組織成為精準扶貧工作落地生效的“主心骨”。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實施“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黨建模式,在思恩府葡萄提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黨支部。一年來,該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吸納貧困戶入社,帶領社員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實現農民增收。
發展特色產業促民增收。該村立足實際,加快發展農產品種植,到今年已發展甘蔗種植面積3000多畝,龍眼種植面積3000多畝,為助推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種植面積2000多畝。該村還同步發展葡萄、黃皮果、臺灣枇杷、穿心蓮等種植產業,因地制宜推廣種植地方特色產業;四明村扶貧工作隊積極聯系幫扶單位、愛心企業等給貧困戶贈送雞苗、豬花等,幫助他們發展養殖業。為充分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加快推進貧困戶的產業項目申報工作,借助扶貧產業資金和科技產業項目資金,加大對貧困戶的扶持力度。截至2016年,四明村申報產業資金項目貧困戶71戶,占全村貧困戶的82.6%,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產業申報和驗收工作,55戶通過產業項目獲得資金補助,金額達19萬元。
成立合作社壯大特色產業。四明村先后成立思恩府葡萄提子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府城鎮四明村四盟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種植戶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施肥等,并通過加大技術培訓與支撐,帶動更多種植戶提升農產品品質,拓寬農產品銷路。截至2016年,葡萄提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戶167戶,其中貧困戶19戶;柑橘種植合作社目前吸收農戶35戶,其中貧困戶7戶。
黨建引領帶動產業發展。堅持以黨組織全面引領精準扶貧重點任務的落實,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推行“第一書記”、村“兩委”委員齊抓共管模式,推動村級黨組織成為精準扶貧工作落地生效的“主心骨”。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實施“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黨建模式,在思恩府葡萄提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黨支部。一年來,該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吸納貧困戶入社,帶領社員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實現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