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長征路上奔小康”重慶全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第二小組來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近年來,該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計劃發展萬畝茶葉現代農業示范園,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秀山是我市革命老區之一,轄區內有紅軍洞、紅軍川河蓋戰斗遺址等紅色景點。1934年11月,紅軍黔東獨立師在掩護紅二、六軍團東征湖南后,奉命東進湘西與主力會合。途中遭敵伏擊,政委段蘇權與部隊失散,后在秀山境內被當地村民李木富救治。為了躲避敵軍追捕,李木富將段蘇權藏在屋后的山洞里,每天為他送藥、送飯。紅軍洞因此得名。
后來,紅軍洞一帶因地勢偏遠,經濟發展日漸落后,周圍很多村民因此致貧。為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近年來,紅軍洞附近的洪安鎮引入農業公司,計劃發展萬畝茶葉現代農業示范園。“洪安鎮自古便有種植茶葉的傳統,但過去多是‘單打獨斗’的散戶種植,因缺乏技術、營銷團隊的支持,難以形成主導產業。”洪安鎮人大常委會副主席田茂良告訴記者。
目前,整個農業示范園共種植了800多畝茶葉,并帶動周邊農戶進行標準化種植。70歲的侯玉榮是村里的貧困戶,今年他共種植了3畝茶葉,一年可采春茶和秋茶兩季。侯玉榮告訴記者,茶葉由農業公司統一收購,最上等的茶葉每斤的收購價在80元左右,是過去散戶種植時的兩倍。據統計,在洪安鎮,像侯玉榮這樣種植茶葉的貧困戶共有200余戶,年底他們將實現全部脫貧。
此外,農業示范園還成功開發出“邊城功夫紅茶”、“邊城大缸茶”等茶葉品牌。下一步,示范園還將鼓勵農戶以土地或資金等方式入股,參與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