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農戶胡元文的稻田里,三臺新型久保田收割機在制種田里來回穿梭,開始收割甬優系列母本,成為寧海縣制種戶忙碌生產的寫照。近年來,寧海縣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發展迅速,今年甬優系列水稻制種面積達1.69萬畝,種植面積為歷年之最,占全市制種面積的70%左右,預計產量達350萬斤左右,產值達4550萬元。
在田邊,制種戶胡元文給記者算起了賬:除去成本,每畝利潤達1000元左右,今年承包的170畝制種水稻有望實現純收入17萬元。這樣的收入離不開寧海縣雜交稻制種產業形成的“公司+農戶”的基本模式。甬豐種業有限公司集中對農戶種植進行指導,化肥、農藥的品牌選擇及用量等都形成一套實用的模式,確保種子的質量;稻種由種業公司統一收購后,被運送至縣種子加工中心經初選、烘干、再次甄選等步驟,打包運裝到冷庫中保存。種子加工公司員工陳榮法告訴記者,相較于傳統水稻種植,進行雜交稻制種種植顯然更省心,農戶根本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
種子的收購價也是農戶關心的問題。“今年稻種的收購價格在13元/斤左右!”甬豐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寧海縣雜交稻制種授粉期間受到高溫和西北風的影響,產量較于去年的400萬斤,下降了12.5%左右。長街鎮作為寧海縣雜交稻制種基地,經過13年發展,制種技術基本已經成熟,按當前市場價計算,今年雜交稻種子總產值將達到4550萬元,惠及全鎮15個村38戶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給長街不少農戶提供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如今已成為寧海縣農業農村工作的一大富民工程之一。寧海縣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基礎上,還強化行政管理,規范制種秩序,一方面積極推進250萬千克甬優系列加工中心項目的建設,截至目前項目已累計投資433萬元;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優新農作物品種,進行試種、展示,篩選適宜本縣種植的新品種(組合),已落實新品種試驗2個,為雜交制種業進一步發展鋪好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