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加速農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扶持農業生產主體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增加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在青州市山旮旯農業合作社的大棚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的忙碌著,確保大棚能按期交付使用。山旮旯農業合作社地處青州山區,建有50多個標準化陽光大棚,近幾年通過引進高產蔬菜,讓農戶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陽光大棚沒有保暖措施,完全依靠天氣的缺點,讓合作社在整個冬季基本上沒有收益。為此,經過多方考察,合作社調整出合適地塊,開始建設冬暖式高溫大棚。
青州市山旮旯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盛禮:“建這個高溫棚,我們在這個山區來說,我們也是第一家,建起了這個種反季節蔬菜的大棚。從種植上來說,比原先我們的陽光棚好的多,因為這個反季節菜價格高,價格比這個陽光棚能翻好幾番,這樣經濟也大大提高上去了。”
青州市山旮旯合作社本次一共建設冬暖式大棚2個,總投資30多萬元,大棚中還配套安裝了先進的自動放風機等智能控制設備,進一步提高大棚種植管理的現代化水平。目前大棚已進入最后的收尾階段,將于近期全部完工。
青州市山旮旯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盛禮:“再有五天全部竣工完畢,通過席苗,開始定植,2月20號左右所種的菜正式上市。”
目前,我國農產品貿易競爭加劇,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為此,青州市堅持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高效設施農業作為農業提質增效的主攻方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元復合經營、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增加單位土地產出。不斷加大設施農業的開發力度,通過優化設施結構,完善配套技術,強化生產標準,提高設施裝備,充分挖掘設施農業生產潛能,實現速度、質量、結構和效益的協調發展,提升設施農業發展水平,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