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只雞養(yǎng)了半年,每天就下七八個蛋。為了幫助查找原因,10月27日,冒著綿綿秋雨,兩位畜牧業(yè)行家里手親臨平山縣楊家橋鄉(xiāng)南營村老梁的雞舍。經逐一分析、點撥,老梁立即著手整改,年逾五旬的老梁又恢復了依靠養(yǎng)雞脫貧致富的信心。截至昨天,500只雞的產蛋量已基本恢復正常,這些天,平均產蛋在150個左右,最多一天產蛋192個。
兩位畜牧業(yè)的行家里手,一位是原石家莊市飼料研究所所長高級畜牧師趙鶴忠,另一位是平山縣畜牧站安淑秀站長。為了幫助老梁查找500只雞產蛋量少的原因,10月27日一大早,趙鶴忠老所長和安淑秀站長冒雨跟著駐村工作組向南營村駛去。汽車在泥濘的山路上行駛了近4個小時到達南營村。
一下車,年過古稀的趙鶴忠老所長和安站長直接就鉆進了雞舍,剛進去,趙老所長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趕緊把老梁叫過來一一點撥、講解。“雞棚的地上全是水,雞喜歡干燥溫暖的環(huán)境,這么陰冷潮濕會嚴重影響產蛋率。”“這么大面積的雞舍至少需要安5盞燈,你才安了3盞;燈距地面不能超過兩米,你這燈泡安得太高了;雞舍的窗戶不能釘死,要經常開窗通風,不然雞很容易生病……”一連串的問題,聽得老梁趕緊跑回屋去找紙筆。
通過這番實地查看,趙鶴忠和安淑秀站長一致認為,老梁養(yǎng)的雞健康狀況良好,產蛋率低的主要問題是飼料完全是玉米,雞食過于單一,營養(yǎng)不均衡。對此,趙老所長給老梁出了個配方:玉米、豆粕、麩皮、骨粉按一定比例搭配著喂,再補充一些鈣和磷,并手把手教老梁如何把微量元素和飼料攪拌均勻。
安淑秀站長特意帶來了一些消毒藥,囑咐老梁要定期消毒雞舍,防止柴雞生病。趙鶴忠信心滿滿地說,通過實地查看,問題不大,雞群的健康狀況良好,只要喂料的配比改變一下,馬上就會見效。這么好的自然環(huán)境,雞蛋質量肯定好。
老梁說,養(yǎng)雞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兒,經過這堂課,他養(yǎng)雞更有信心了,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離開老梁的雞舍,趙老所長和安站長又順便到崔建云家的養(yǎng)豬場看了看,現(xiàn)場查看了豬舍和飼料后,二人認為崔建云養(yǎng)豬和梁長山養(yǎng)豬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飼料只喂食玉米,這樣一來,豬生長就會很慢。為了保證豬正常生長,同時又不影響豬肉品質,趙老所長也幫崔建云設計了一個純天然飼養(yǎng)配方。目前,老梁500只雞的產蛋量已基本恢復正常,這些天,平均產蛋在150個左右,最多一次產蛋19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