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資源利用、產業開發”為主題的“桑黃資源開發與產業化利用研討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召開,來自省農科院、省種植業管理局的專家等近40人參會。
會上,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蔡為明、淳安千島湖桑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建功分別介紹了桑黃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良種選育、技術創新、基地建設及質量標準等研發進展情況,與會專家圍繞培育桑黃新興產業,從資源鑒定、新品種認定、生產技術規程制訂、功能性成分研究、臨床應用、產品開發、精深加工、品牌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并形成共識,力爭早日把桑黃列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名錄,同時結合“一區一鎮”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產品市場開拓,促進桑黃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幫扶山區農民致富和經濟發展。
桑黃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使用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桑寄生”的藥物功效記載;《本草綱目》記載桑黃能“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現代研究證實桑黃多糖能夠緩解疼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及疲勞倦怠等癥狀。目前全球桑黃類保健品的年銷售總額大約為5億-10億美元,主要市場在韓國、日本、美國等。我國有限的桑黃資源被過度采集,導致桑黃野生資源瀕臨枯竭,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近年來,浙江省積極開展中藥材資源收集保存和開發利用。2010年淳安千島湖桑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采集到野生資源,2012年試管培養成功,2013年通過與省農科院等聯合攻關,利用桑枝為基質栽培成功,2015年合作社栽培桑黃12萬袋,單產10克/袋,產出干桑黃1250公斤,市場價在每公斤4000-6000元,目前還是作為農產品銷售,桑黃新興產業亟需培育和提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