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新疆:“密作”就是“哈密人最好的作品”

       日期:2016-11-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4    評論:0    

      自2016年6月,“密作”哈密貢瓜 、“密作”哈密古棗、“密作”哈密百味牛羊肉陸續從天山東部“飛”往大江南北,新鮮直抵舌尖。11月18日,新疆(哈密)健康食品博覽會將以“密作”為會標,開啟“密作”品牌牽引天山綠色產業鏈的新進程。

      “密作”品牌 甜蜜的奧秘

      地跨天山南北的哈密、三塘湖、淖毛湖盆地光熱水土條件,天然就像為一個特大果園精心準備的。遠古滄海桑田的變化和地質運動,使盆地土層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機質。太陽總輻射量和日照時數居同緯度地區之首,年≥10℃積溫4000℃以上,遠遠遠高于瓜果生長發育對積溫的要求。5—9月晝夜溫差在攝氏15度以上,極利于糖分的積累。天山東部179條冰川,蘊藏70.9億立方米固態水,水源潔凈。有學者這樣稱贊,哈密瓜實在是凝聚了天地靈氣和人間智慧精心孕育的世間珍品,無可復制。

      亞歷坤·尼亞孜是哈密市伊州區花園鄉卡爾塔里村的一名年輕瓜農。他從父親尼亞孜·哈斯木那里傳承的5畝瓜地專門用來種植加格達等13種純種原生哈密瓜。他的父親正是哈密貢瓜種植的第十三代傳人。哈密瓜之名由康熙皇帝金口御賜而名滿天下的數百年間,亞歷坤一家便世代耕種著傳統的貢瓜品種。

      哈密瓜是稀缺而珍貴的甜瓜種質資源,在哈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同樣品種的甜瓜,哈密所產,無論瓜形、網紋、色澤、含糖量、維生素含量、風味口感等均勝一籌。

      清末新疆的方志著作《新疆小正》載:“凡瓜甜而美者,皆哈密來也。種法不僅灰培,必用苦豆,否則不甘美,他處種者,只見其形而已。”當瓜長到5-6片真葉時,先施入戈壁上一種叫苦豆子的植物作綠肥,再施有機肥。這些肥料將精華輸送給了哈密瓜,真可謂“苦盡甘來”!

      精耕細作2000年 哈密瓜成文化媒介

      2014年,哈密瓜栽培與貢瓜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代權威機構科學鑒定:在每一百克哈密瓜肉中含有蛋白質0.4克,脂肪0.3克,鈣14毫克,磷10毫克。鐵的含量比雞肉多2-3倍,比牛奶高17倍。維生素的含量比西瓜多4-7倍,比蘋果高6倍。含糖量平均保持在15%以上。

      哈密瓜的歷史、民俗、品種、栽培、品吃、加工;與文學、繪畫、舞蹈、音樂、建筑等文化形態的嫁接;與經貿、旅游等產業的融合,文化的芬芳讓哈密瓜濃香四溢。哈密打造了全國唯一的哈密瓜文化主題公園——哈密貢瓜園,哈密本土音樂人創作了《請你嘗塊哈密瓜》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哈密油畫家集體創作了《百瓜圖》,手工繪制的百種哈密瓜模、匯集數十種菜式的哈密瓜膳、風姿動人的哈密瓜舞……哈密瓜可吃、可觀、可品、可藏,哈密人種出了獨具風味的哈密瓜,也創造了獨具風韻的哈密瓜文化。文化,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紐帶;哈密瓜,是最甜蜜而最具親和力的文化媒介。

      世界紅棗之鄉在中國 中國貢棗之鄉在哈密

      每年8月,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百年棗樹上,宛若紅瑪瑙般的大棗掛滿枝頭,微風佛面,棗香陣陣。

      60歲的玉素甫·托合提家的后院,雖然不大,卻生長著15棵300余年的古棗樹。“這片棗園是我祖爺爺留給爺爺的,爺爺又留給了我的父親,父親又給了我。”玉素甫·托合提曾經從爺爺那里聽說,哈密回王經過五堡時,對他家的棗子贊不絕口,就定為向清廷皇帝進獻的貢棗。

      因常年食用百年棗樹的紅棗,玉素甫·托合提的爺爺活了118歲。像這樣的長壽老人在五堡鎮還有很多,當地人都說這是因為每天吃 “長壽果”--哈密古棗帶來的福氣。

      哈密古棗是唯一見于歷史文獻記載的新疆紅棗,也是新疆紅棗唯一的原生品種。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伊吾郡,土貢:香棗、胡桐律、陰牙角。從歷史記載來看,哈密從唐代就已開始貢棗,距今最少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哈密市現存30年以上古棗樹19158株,五堡鎮古棗樹數量居哈密各鄉鎮之首,是中國保存古棗樹最多的區域。現存50—100年棗樹12088株;100—150年棗樹1795株;150—200年棗樹113株;200—300年以上棗樹42株。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醫藥普查辦公室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認為:古代和近現代新疆地區的醫藥典籍中均有對哈密棗藥用功效的記載,富含多種維生素、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鐵、鋅、鈣、鈀、鎘、鉻等營養物質和稀有元素,以及桂酸、豆冠稀酸、油酸、花生酸、亞麻酸等成分,是一種具有高營養與高保健價值的果品。

      15畝高寒草原養育一只哈密羊

      哈密天山北坡屬溫帶大陸性冷涼干旱氣候,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冬季嚴寒,夏季涼爽,光照充足,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常年在8級以上,被譽為“天然氧吧”。萬年冰川銀光閃閃,原始森林碧綠似染,6000萬畝純凈草原上生長著100余種優良牧草和500多種野生物……不僅展現著如畫的美景,也造就了最優質的高寒牧場。

      世界公認,北緯40—50度是最佳的牛羊生長帶,哈密牛羊主產區恰恰位于這一天然牛羊帶的核心,15畝高寒草原養育一只羊,更是黃金牧業帶。人們都說,哈密天山北坡的牛羊都是“喝著天山雪水,吃著中草藥,呼吸著新鮮空氣”長大的。經權威機構測定:哈密羊肉蛋白質含量為19.7%,一般羊肉15.7%;脂肪含量2.0%,一般羊肉27.7%。100克百味羊肉中膽固醇含量39.6毫克,一般羊肉92.0毫克;含維生素B為0.88毫克,一般羊肉0.26毫克;含維生素B2為0.214毫克,一般羊肉0.14毫克。哈密羊肉富含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組成更接近人體需要,富含鐵、硒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E,83種揮發性風味成分,造就了哈密羊肉鮮嫩無膻、肥而不膩等獨特風味,是我國羊肉產品中首選的純天然綠色食品。伊吾鹽池羊肉被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運動員指定肉品,現已取得國內有機食品認證和歐盟有機食品良好規范的“EC”認證,也是全疆第一個獲得歐盟有機認證的有機羊肉。

      絲路哈密,人們鍥而不舍地傳承著田間牧場的深厚文化,創新并演繹著特產變品牌的歷史蝶變,用“工匠精神”鑄就“密作”品牌,精心培育著百世養生的臻品。

      精耕細作 建構“密作”標準

      標準是品牌的基石。哈密市把品牌建設做為加快現代農牧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著力保護哈密貢瓜、哈密古棗優勢品種資源和環境,傳承傳統栽培技術,完善、提升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制定了《精品哈密瓜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哈密大棗標準體系》,在基地建設、標準推廣、質量管理、文化挖掘、宣傳營銷等各個環節,持續發力。以“密作”為區域公用品牌,實施品牌使用許可管理,建立嚴格的品牌使用準入機制,推行“環境有監測、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市場有監管、責任可追溯”的全程質量監控模,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選拔命名最優秀的“密作師”,帶動瓜農、棗農專注精細化種植,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全產業鏈品牌經營的綠色產業。

      今年66歲的阿卡日·吾斯曼是一名農民技術員,在自家的瓜田里種植了100多種哈密瓜進行試驗對比,無償為鄉親們推廣新品種、教授新技術。張新憲是淖毛湖種植商品瓜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農民經紀人。伊州區科協主席阿不都瓦依提·司馬義從事哈密瓜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二十多年。挖掘、引進200多種哈密瓜,對各種哈密瓜的品性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熟悉。高級農藝師郭艷霞主持實施了《國家晚熟哈密瓜栽培標準化綜合示范區》、《哈密瓜新品種育種研究》、《綠色食品:精品哈密瓜》等多個項目,主持選育出“新密56號”、“密優一號”、“密優二號”、“密優十三號”、“瑧瑧三號”等優質品系,執筆起草并審定發布《綠色食品精品哈密瓜生產技術規程》等六項地方標準。“密作師”的命名,極大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的形成,促進了工匠精神的傳承弘揚,促進了技能人才的涌現集聚。

      哈密市現已建立4個農業標準體系,16個農牧產業園區,認證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面積已達33.945萬畝。建立3個生態型、標準化哈密瓜生產基地,即伊州區南湖鄉哈密瓜生產基地、巴里坤縣三塘湖鄉哈密瓜生產基地和伊吾縣淖毛湖鎮哈密瓜生產基地,建成萬畝精品哈密瓜種植基地和哈密古棗精品園10萬畝,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在“密作”產品上市前,均由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開展質量標準測定,聘請專家組對檢測結果進行簽字把關,讓質量成為哈密出品的基因。

      立體營銷 拓展“密作”平臺

      自7月,哈密市與中國郵政航空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新疆公司合作,啟動“哈密號”農副產品航運專機,先后直飛鄭州、北京、深圳、福州,產品落地即進入郵政配送網絡。

      鄭州市順河路某小區的王先生成為鄭州今年第一個嘗到空運“密作”哈密貢瓜味道的市民。哈密貢瓜比其他地方的瓜要甜的多,而且這種甜是甘甜,吃起來就是得勁。”王先生和配送員交接完手續,就迫不及待的將瓜切開和家人品嘗,兩個孩子更是埋頭猛啃。

      “哈密貢瓜和古棗都很甜蜜、很新鮮,非常好吃。”家住福州市倉山區陳女士表示,網絡購買的有品牌保障的哈密瓜果,通過空運送達,方便快捷,保證了瓜果的新鮮度。

      在北京某酒家的老同學聚會餐桌上,當大家聽說剛剛吃到的是早上才從哈密貢瓜園的田間地頭采摘的哈密瓜時,不僅鼓起掌來:“太好吃了!”,夸贊的同時又興奮地唱起了《我們新疆好地方》。

      廣東大廈從事餐飲25年的餐廳部經理張國榮在品嘗了密作哈密瓜后說,他們餐廳每天都會用掉很多時令新鮮水果,其中,哈密瓜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貨源來自不同地區,質量沒有辦法保證,現在找到了原產地的哈密瓜,希望今后能長期合作下去。

      哈密市已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航空達成長期合作協議,自11月11日起,哈密農副產品航運實現常態化運行。依托東西南北融通立體交通優勢,哈密市著力構建以華中、華北、華東、華南銷售市場為中心,輻射帶動東北、西南等市場的銷售網絡。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