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實種業。培植泥鰍繁育基地12個,引進臺灣泥鰍原種親本0.8萬公斤,繁殖幼苗15億尾。有效解決泥鰍種苗不足問題,為成鰍養殖奠定基礎。二是科學示范。以“泥鰍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項目”為抓手,開展微孔增氧、底排污、微生物制劑改底和改水等綜合技術研究,建立科信達、雅特等8個泥鰍養殖示范基地,有力地提高泥鰍成活率和單位面積產量。苗種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全市平均單產700公斤以上。三是普及推廣。內江師院、內江職院學生到泥鰍養殖示范基地現場學習5次256人,農民職業培訓現場學習和泥鰍養殖戶學習1520人次。四是市場對接。利用“漁網天下”、“內江水產”微信群等平臺,聯結養殖戶和經銷商,泥鰍遠銷韓國、陜西、天津、貴州等地。今年,泥鰍養殖面積達7800畝,產銷量實現6102噸,產值達到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