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各類農藥產品的使用量也在隨之增加,農藥殘留問題已經影響到群眾身體健康和自然環境,為了確保農業生產和農藥使用安全,推進高效低毒低殘留植物源農藥開發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作物病蟲害主要通過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由此帶來的農藥殘留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隨著國際食品貿易的發展以及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進步,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北京作為特大型人口城市,是果蔬消費、特色作物生產和食用的主要城市,果蔬安全已引起全市公眾的高度關注,從源頭治理才能起到根本作用。植物源農藥對特定的病蟲害有特效,多數無毒副作用、環境友好、殘留少、選擇性強、對害蟲天敵安全,特別是食用安全。
葛喜珍教授團隊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在自有知識產權基礎上,開發基于植物源—小檗堿的高效、低毒、低殘留植物源農藥。上述成分高效、無藥物殘留、環境友好、原料豐富、成本低、融合性強,已開發成可濕性粉劑。此產品與其他技術配合在北京平谷大桃應用,提高桃質量,增加了桃農經濟效益,挽回經濟損失。項目示范推廣改變了農戶用藥習慣,推進了國家農藥減量行動。通過成果示范和培訓,果農認識和了解了生物防治技術,看到了生物防治技術取得的效果,從思想觀念上改變原來單純依靠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的習慣,增強了綜合防治的意識。實現了教學與科研對北京地方發展的良好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