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記者來到十三師柳樹泉農場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看到棚內一株株火龍果生機盎然,已成熟的火龍果又紅又大,讓人垂涎欲滴。
據了解,柳樹泉農場已規劃種植火龍果觀光棚2座、火龍果育苗及生產大棚100座,團場火龍果基地已初具規模。
近年來,團場依托冬季光熱資源豐富和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以功能多樣化、投資多元化、發展產業化為重點,大力投資發展休閑觀光旅游和生態農業,形成以觀光、休閑、采摘、體驗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生態觀光園。
今年6月,團場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和哈密馥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從臺灣引進紅心火龍果進行試種,經過5個月的精心培育,科學管理,技術人員研究攻克了火龍果在柳樹泉生長的氣溫與水土不服的難題,成功讓火龍果在團場“安家”。現階段火龍果陸續成熟,供游客觀賞。
哈密馥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張新成說:“我們公司和柳樹泉設施農業合作試種了火龍果,試種成功,效果挺不錯。準備在這里打造一個火龍果基地,大面積推廣火龍果,進行深加工,提煉花青素、紅色素和酵素”。
團場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和哈密馥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還將在現有火龍果大棚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規模,打造集觀光采摘、技術培訓、植株育苗、深化加工為一體的功能性產業基地,把柳樹泉農場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打造成為新疆境內火龍果的“傳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