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農業部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積極謀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了現代畜牧業發展。
著眼優化升級增活力,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推進“糧改飼”試點,增加資金投入,擴大試點范圍,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推進農牧結合,促進種植增收、養殖增效。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增加到10億元,試點范圍擴大到“鐮刀彎”和黃淮海17個省區的121個試點縣,引導農牧民改種優質飼草料677.9萬畝,組織編制生豬和草食畜牧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穩定生豬生產,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調優產業結構,調綠產業布局。印發《農業部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全年畜牧業生產總體保持穩定,基礎產能進一步鞏固,養殖效益穩中有增。
堅持生態協調可持續,加快畜牧業綠色發展。啟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活動,探索推廣綠色發展模式。組織開展洞庭湖區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整縣推進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在河北等10個省開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試點,支持畜禽糞便有效儲存、收運、處理和綜合利用全產業鏈發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啟動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落實政策資金187.6億元,預計全年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10.4億噸,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4.5%,處于近年最好水平。
突出質量效益競爭力,推進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基地50萬畝,支持656個奶牛養殖場(小區)開展標準化改造,在9個主產省17個奶牛養殖大縣開展種養結合整縣推進試點,奶業生產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組織召開第二屆中國奶業D20峰會暨奶業振興大會,中國奶業20強企業簽署發布《中國奶業振興宣言》,提振了消費信心。繼續加強復原乳管控,修訂發布了復原乳檢測方法行業標準。預計今年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0%以上,來自規模化牧場的奶源占60%以上。生鮮乳三聚氰胺檢測合格率連續8年保持100%,質量安全水平繼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