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巴彥淖爾五原:發展設施農業 助力綠色崛起

       日期:2016-12-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7    評論:0    

      巴彥淖爾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五化”協同發展,做好“水、綠、文化”三篇文章,抓好“五大基地”建設,實現“綠色崛起、賽過江南”的發展目標,為全市各旗縣區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五原縣認真貫徹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堅持以科學發展為統領,以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為抓手,設施農業發展實現了由數量擴張向數質并舉、由分散建設向園區集中、由分散種植向規模經營的轉變,為早日實現“綠色崛起、賽過江南”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積大總面積達7.2萬畝建成多個科技示范園區

      12月1日清晨5點,五原縣和勝鄉建豐村農民劉小栓就將剛剛采摘的香菇裝車打算發往當地的菜市場。“每天一早一晚兩趟,”劉小栓說,“這10棚每天差不多產400多斤的香菇,就在當地差不多就銷完了,根本不用往外運。”2015年,劉小栓試驗性地種植了3棚香菇,每棚獲利6萬余元;受到鼓舞的劉小栓今年投資50余萬元種植了10棚香菇。劉小栓告訴記者,他能夠迅速擴大自家設施農業的種植規模,很大程度上要感謝政府的扶持政策。他家的大棚每棚補貼可獲得1萬元,當地還免費給大棚新建了緩沖室,為他們減輕了不少負擔。

      截至目前,五原縣設施農業總面積達7.2萬畝,其中日光溫室3.8萬畝、塑料大棚3.4萬畝。全縣設施農業遍及9個鄉鎮,在隆盛、舊城、宏偉、榮譽、三黃寶、晏安和橋等村組建成了10個規格較高、各具特色的千畝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在八里橋引進12家有實力的設施農業企業、合作社,建成了五原縣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全縣基本形成了“企業+市場+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體系。據統計,該縣的日光溫室年可種植瓜菜兩茬,平均畝收入3萬元左右,最高達6萬多元;塑料大棚以種植早春茬甜瓜為主,平均畝收入5000元以上,最高收入達2萬元,設施農業已成為五原縣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支柱產業。

      品質高發展綠色無公害種植打造綠色果蔬金名片

      五原縣在擴大設施農業種植面積的同時,還特別關注種植品質,著力推進設施農業由數量擴張向數質并舉的方向發展。該縣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燈籠紅香瓜、五原黃柿子、西甜瓜等地方特色產業,并引進種植火龍果、鳳梨等新品種50余個,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2013年我們引進火龍果實現了南果北種,經過近幾年的推廣,火龍果種植已經在本地不算什么稀罕事,去年我們引進了著名的熱帶水果鳳梨,預計年底可以上市。”據五原縣其田莊園負責人郭子儀介紹,南果北種產生的經濟效益,通常比種植北方傳統果蔬要高。

      如今,五原正加快建設隆興昌鎮黃柿子、精品西甜瓜、草莓、火龍果,勝豐鎮晏安和橋燈籠紅香瓜,塔爾湖鎮油桃,銀定圖鎮黃瓜,勝豐鎮三黃寶辣椒等多個規模化特色生產基地。為了提高果蔬附加值、拓寬設施產品銷售渠道,該縣還積極引導種植戶發展綠色無公害果蔬種植,目前全縣已有25個瓜菜產品被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8個被認定為綠色食品;縣內已注冊了“億寶”“晏安和橋”“其田”等12個反季節瓜菜商標。

      關于五原設施農業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五原縣委書記郭占江表示,該縣將繼續發揮“菜博園”等園區的引領效應,將7.2萬畝溫室大棚面積拓展到10萬畝,提升五原黃柿子、晏安和橋“燈籠紅”香瓜等品牌的知名度,力促設施農業向多元化、產業化、規模化的方向邁進。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