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提起百色,大家首先會想到革命老區很窮;現在一聊起百色,大家十有八九就會聯想到芒果。”廣西田東縣百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濤說,“我現在的芒果生意不錯,多虧了百色大力發展芒果營造出的產業好環境。”
像黃濤這樣,在“芒果之鄉”百色靠芒果致富的人可不少,而芒果產業扶貧讓百色更多貧困農民正走出貧困富起來。據了解,百色目前有9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兩個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區),還有1/5的人口未脫離貧困,貧困人口絕對數和貧困發生率均為廣西首位,其中有40%以上的人口可以通過發展產業來脫貧,芒果成為了主要選擇。
百色右江河谷是最適宜芒果生長的地區之一,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走上芒果助農增收之路。目前,種植總面積已突破110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基地。2014年,百色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百萬畝芒果產業三年發展規劃》,芒果產業優勢愈加凸顯。
“百色芒果品種日益多樣化,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高,已形成成熟的產業鏈條。”2017年,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將在百色舉辦,芒果成為百色農民增收致富的“發動機”。
田東縣芒果種植大戶李世松說:“按現在的市場價來算,只要能種一畝芒果,貧困戶一家就能脫貧”。
“百色市以創建百色芒果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為契機,逐步完善‘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標識、質量可追溯、產業成規模’的芒果標準化生產體系。”自治區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百色每年培訓果農達10萬人次,已授權29家芒果產銷企業和合作社使用“百色芒果”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上市的芒果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使用率超過50%,芒果樣品檢測合格率達100%。
廣西福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百色優質芒果產品的縮影。在廠區,一輛輛載滿芒果干成品的貨車不斷駛出,每年生產的包括芒果干在內的“冠泉”牌系列果脯蜜餞達600噸,暢銷俄、日、韓、美等國家。
百色市引進了福民食品、果香園等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延長了芒果產業鏈。同時,利用百色市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和淘寶特色中國、京東商城、1號店和微商百色館等電商平臺。2016年百色芒果銷售電商已達9800家,通過電商銷售百色芒果的投遞總量已突破350萬件,銷量達4.5萬噸。
2015年,百色市右江區啟動建設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核心示范區,廣西百色富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引進的企業之一。企業與當地農民成立了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社員的芒果不愁賣。
除了與合作社簽訂訂單,農戶還可以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小額信貸折資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或龍頭企業,今年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核心示范區引導缺乏勞力、資金、技術的200戶貧困戶529人通過芒果產業脫貧。右江區政府相關人員表示:“示范區以‘飛地扶貧’和‘托管式扶貧’的模式帶動周邊貧困戶參與產業開發,不承擔經營風險,每年由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給予固定比例收益的方式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參與芒果生產管護等增加務工收入。”
在田東縣一家貧困農戶發展生產資金互助協會,協會負責人拿出了資金臺賬,每一筆資金的借出時間、借出人、借出金額等信息都清晰在冊。協會成立以來,已經幫助許多農戶解決了芒果種植缺資金的難題。
近年來,田東縣探索了“信用評級+互助社(合作社)+特色產業+信貸+保險+財政投入”融資扶貧模式,成立了20家“貧困農戶發展生產資金互助協會”,使扶貧互助協會逐步覆蓋全部貧困村,并把開發重點放在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芒果等特色產業上。
據田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通過開展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信用等級評定工作、貧困村小額信貸獎補試點工作、貧困村互助金互助試點工作,設立扶貧產業擔保專項資金、設立特色產業貸款貼息、設立扶貧產業風險補償資金,探索成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等系統工作,降低貸款成本、產業發展風險,靈活盤活農村資產,緩解農戶發展產業資金短缺問題。
今年年初,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文,正式批準百色市列為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范區,是全國4個實驗示范區之一。